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13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13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河水南径①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②,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③,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④。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⑤,悬流千丈,浑洪赑⑥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⑦,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⑧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
【注释】①径:同“经”。②阨(è):阻塞。③河中漱广:意思是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④崇深:高深。“夹岸”四句,意思是两岸危石似乎将要倾坠入河,其实山崖高峻,捍卫着河道。⑤寻:古代以八尺为一寻。⑥赑(bì):猛壮的样子。⑦浚波颓叠:意思是巨浪一个接着一个翻滚而下。⑧慎子:即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曾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2分)
略无阙处( ) 夏水襄陵( )
河水南径( ) 窥深悸魄(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非石凿,而能入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写春冬季节长江之水,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 动静结合 相得益彰。乙文写黄河之水,首先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远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然后用一系列四字句正面描绘水流的气势。(3分)
4.甲文写山之高,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正面描绘;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侧面烘托,多种手法巧妙结合。乙文写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山之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山之险,用词准确精美。(4分)
分 析:
1.试题中的“阙”属于通假字;“河”与现代汉语意义截然不同。2.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亭午” “曦月” “石”的译法,同时注意语句的流畅。3.回答此题关键是在原文中找到既是写景又要符合“静景、动景、远景”要求的句子。4.回答此题关键是在原文中找到既是描写又要符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山之高、山之险”要求的句子。
考点:
文言实词解释 翻译句子 内容理解 文章表现手法
《三峡》明析古今异义和词语活用.略无阙处的略,或王命急宣的或,虽乘奔御风的虽,良多趣味的良.词语活 2020-04-06 …
英语翻译因中文中省略了夏天的(用电需求量),应当如何翻译呢?A.Thedemandforelect 2020-06-06 …
三峡的翻译翻译的有自略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溯阻或虽奔虽乘奔御风不以 2020-06-10 …
古文翻译《黔诗纪略》急!1.与诸郡将随对方设略,或剿或抚,尽平余孽2.遣使致书,加元显秩,元知其赝 2020-06-24 …
对于生命的看法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不同的..是否能感悟生命...欢乐.无奈.或是看破红尘..对于生 2020-07-05 …
大凡认为中国古代国家和文明起源于二里头文化时期或文献中的夏王朝的学者,多主张什么论;而认为起源于二 2020-07-13 …
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 2020-07-2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盟约第十条规定:“盟约会员国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会员国之领土完整及现有之政治独立 2020-12-10 …
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地球上的节气是A.冬至日或春分日B.春分日或秋分日C.春分日或夏至日D.夏至 2020-12-26 …
谁知道有关春,夏,秋,冬的古诗???诗句里一定要有春或夏或秋或冬这几个字!!!!!!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