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哪?A《资治通鉴》B《论语》C《荀子》D《史记》
题目详情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哪?
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D《史记》
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D《史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选A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徽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说不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这个成语意思是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徽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说不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这个成语意思是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看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填空(填序号)1.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是()a.克雷洛夫寓言b.庄子c.伊索寓言d.拉封丹寓言2.这 2020-04-27 …
选择师长()平辈()居丧者()政界人士()团体()A.勋鉴B.共鉴C.英鉴D.尊鉴E.礼鉴 2020-05-16 …
一道化学鉴别题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乙醇,甲苯,硝基苯 B.苯,苯酚,己烯C. 2020-05-16 …
下列对本文语言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关汉卿的戏曲语言华丽精练,如倘秀才中的“我窦娥向哥哥行 2020-05-16 …
属于综合性年鉴的有()。A.浙江年鉴B.杭州年鉴C.档案年鉴D.邮政年鉴 2020-05-31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哪?A《资治通鉴》B《论语》C《荀子》D《史记》 2020-06-10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A.《资治通鉴 2020-06-10 …
化学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五种方法.现有两只没有标签、外观相同的试剂瓶,内盛500ml无色透明的液体 2020-06-12 …
文言文鉴赏再游桃花源袁中道明日过桃源县,至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文言文鉴赏再游桃花 2020-08-0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苦心孤诣骇人听闻闲情逸致正襟危坐B.叱咤风云戛然而止相得益彰粗制 20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