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
题目详情
(12分)根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 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 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 ;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4分) (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 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3分)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5分) |
(1)注意材料一的关键句“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和“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进行适当概括,联系课本知识,从国内、国际、经济基础、个人认识等多个角度简答背景。 (2)从材料二第一段可知,海禁政策于国于民都有害;从材料二第二段可知,开禁对贸易、对百姓生计、对人口迁移、对制度改革等都有积极影响。 【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
看了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合适的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这是我们考试的题目科学教不能迷信书本.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我是这么 2020-06-08 …
一位老师经常将本班学生的信件拆阅后再交给学生,该老师的做法()A.是合法的,因为老师拆阅学生的信件 2020-06-13 …
某校九年级的一位班主任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经常将本班学生的信件拆阅后再交给学生。该班主任的 2020-06-13 …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同学甲:未成年人 2020-07-29 …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 2020-11-06 …
某校九年级一位老师经常将本班学生的信件拆阅后再交给学生,该老师的做法()A.是合法的,因为老师拆阅学 2020-11-06 …
英语翻译众所周知,诉讼的根本目的在为于维护司法公正,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审判作为诉讼的基本形式要维护 2020-11-06 …
许多文人、墨客用各种语言抒发对家的理解。有人说:家是远去飞鸟永恒的故林;还有人说:家是莘莘学子时刻眷 2020-12-14 …
为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中国保监会发出公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强制学生购 2020-12-19 …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