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普希金《致大海》大海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人格理想是什么?简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还有诗人为什么如此赞美大海?

题目详情
普希金《致大海》大海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人格理想是什么?
简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还有诗人为什么如此赞美大海?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1824年写于高加索,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
全诗共十五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在诗人看来,大海以它的自由奔放展示它的美,以它的自由奔放向世人召唤.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紧紧相联.第二部分为第三节到第十三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第三节到第七节写诗人向大海吐露自己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隐秘的愿望,也表达诗人对失去自由的懊丧,为逃往海外的夙愿难以实现而愁苦满怀.第八节到第十三节写诗人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念,他们与作者精神相通,也与大海的精神相通,在这里,诗人深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哀叹了人们的不幸命运.最后两节写诗人绝不忘记大海的誓言,诗人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这首诗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诗人在残酷专制下的崇高的自由精神.
南高加索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情,激发起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情.尤其是那壮阔湛蓝的大海,更使诗人流连忘返.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人们到处忍受着同样的命运,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怀古伤今,思绪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篇.
诗人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一样的澎湃.诗人把岛、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诗人改变的自然,接着,诗人由观照映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合一了.这一瞬间,海是诗人向远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
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哭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傲岸不羁,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诗人热爱大海:大海有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诗人也羡慕大海: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由的懊丧,在变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样.诗人更依恋大海:大海使他缅怀起举世震惊的英雄.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只能在荒凉的海波上安息;普希金最钦佩的诗人拜伦,虽然天才卓绝,雄心勃勃,渡海远征,但终为他祖国所不容,客死于希腊.普希金空有抱负不得施展,拿破仑和拜伦的不幸结局自然增添了他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这正是诗人把大海说成“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是他“心灵的愿望之所在”的原因.
这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诗人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它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一位前苏联诗人曾说过:
“从那时起,凡是在海岸上徘徊的人,
在那浅浅的小船和空旷的黄沙之间,
借着心、目光和耳朵他会听到,
普希金诗句像金屑那样洋洋洒洒……”
看了 普希金《致大海》大海这首诗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物理和数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是人为定义的.那么既然是人为定义,为什么不同的领域其同一问题的结果是一  2020-05-14 …

所谓依人,在水一方的含义谁知道,所谓依人,在水一方,的含义是什么  2020-06-10 …

万境俱泯迹,方见本来人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还有水因有月方知静,天为无云始觉高.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  2020-06-19 …

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2020-07-24 …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  2020-07-24 …

鲁迅《狂人日记》一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A:运用了现实主义方法B:运用浪漫主义方法C:运用了象  2020-07-25 …

《明眸的含义》阅读答案,1.说说“人类的眼睛最明亮也最醒目”的含义是什么?2.本人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020-11-05 …

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的一方负担权利与义务是相对的,在双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既是权利人又  2020-11-07 …

近年来,针对一些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不合理要求,我国政府多次重申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保持人  2020-12-06 …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意义有什么不同我在网上看到别人的回答意义和读法的答案完全一样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到底  2021-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