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贾岛为乐诗中的推和敲两次反复琢磨体现了贾岛的什么精神
题目详情
贾岛为乐诗中的推和敲两次反复琢磨体现了贾岛的什么精神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推敲
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一个词来自于贾岛的一个典故.
------------------------------------------------------------------------------
由来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苦吟派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访朋友李凝,一路上搜索诗句,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推”改为“敲”,他犹豫不决,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惊讶.正在他想得入神的时候,跛驴冲撞了时任长安最高长官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车骑.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一个词来自于贾岛的一个典故.
------------------------------------------------------------------------------
由来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苦吟派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访朋友李凝,一路上搜索诗句,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推”改为“敲”,他犹豫不决,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惊讶.正在他想得入神的时候,跛驴冲撞了时任长安最高长官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车骑.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看了 贾岛为乐诗中的推和敲两次反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道一般的物理题,谁答对给谁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 2020-05-21 …
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 2020-06-11 …
底面积为S1和S2的两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现将质量相等的甲、乙实 2020-06-30 …
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放入水和酒精当中,则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与排开酒 2020-07-02 …
1.铁块,铝块个一个,都重7.04牛,当他们浸没在水中时各受到多大的浮力取g=10牛/千克2.将体 2020-07-14 …
一道物理题(详解)将一个密度为0.9x10的3次方kg/立方米的实心小球,先后放入水和酒精当中,测小 2020-10-31 …
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 2020-11-01 …
(2013•雅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分别 2020-11-12 …
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和酒精,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此时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 2020-11-24 …
1.一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并放手,最终在水中受到浮力为6N,而在酒精中受到浮力5N,以下判断真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