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的思想感情。(2)“
题目详情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的感慨,抒发了___的思想感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___。
(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的感慨,抒发了___的思想感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了解和对诗歌感情的体会.做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再认真阅读诗歌,了解内容及作者抒发的感情.这首诗是作者登临幽州台时所作,前两句是俯仰古今,第三句登楼眺望,第四句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由此可做出第一个空填登楼远眺或凭今吊古;第二个空填怀才不遇、理想破灭或孤寂沉郁.
(2)做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去体会完成.此句句意是: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流.作者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答案:(1)登楼远眺、凭今吊古 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
(2)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明君,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2)做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去体会完成.此句句意是: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流.作者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答案:(1)登楼远眺、凭今吊古 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
(2)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明君,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看了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句中的博怎么翻译?是见的定语吗? 2020-03-31 …
五谷丰登--登殿见君--君见欣喜--喜气临门--门临五福--福自天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20-05-13 …
五谷丰登-登殿见君-君见心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20-05-13 …
英语翻译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 2020-06-05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2020-06-09 …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粗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似有物制 2020-06-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 2020-06-17 …
英语翻译杨衡初隐庐山,有盗其文而登第者.衡后亦登第,见其人,问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答曰 2020-06-2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交往邹士方20世纪80年代,听闻大多数外国友人到中国来有三个愿望:一是登 2020-12-25 …
《登高》的一些问题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这首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诗人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