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文后小题。赠别二首(其一)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20.本诗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被人赞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文后小题。

赠别二首 (其一)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20.本诗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被人赞为“无理而情深” ,结合诗句诗谈谈你的理解。

21.请说明本诗最后两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其使用的妙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0.明明多情,却说“总无情”,视为无理。诗人实际表达的是因爱的太深,无论怎样,都难以表现内心的多情,是为情深。相关诗句“唯觉樽前笑不成”。诗人想在对情人举樽道别时能强颜欢笑,宽慰情人,却始终挤不出笑容。送别时明明内心感伤,却说到“笑”且“笑不成”表面,表面好像“无情”,实际是因为“情至深”。

21.最后两句把蜡烛拟人化,妙处一:是将蜡烛的“烛芯”巧妙说成“蜡烛有心”;妙处二,是进一步把“蜡烛有心”解读成替人“惜别”之心;妙处三,是把蜡烛彻夜流淌的烛泪,说成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漫漫长夜的忧伤惜别也彻夜伤心落泪,妙处四,是借此巧妙而动人的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长夜不寐洒泪伤别。

【解析】

20.

试题分析:“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比如本题,从题干中就可以看出,主要回答“恨”的内容,也就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作者的“恨”;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比如这两首诗中都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但具体要表达的情感又不一样。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路点拨】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看了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文后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赠别的诗句杜甫的赠别诗句,王维的赠别诗句,高适的赠别诗句  2020-06-08 …

赠别诗的诗句赠别诗在中国古代十次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李白在《黄鹤楼送孟  2020-06-08 …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题目。双调•沉醉东风•春情(卢挚)残花酿蜂儿蜜脾①,细雨和燕子香泥。白雪柳絮飞  2020-06-09 …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文后小题。赠别二首(其一)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  2020-06-09 …

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李白的《》中写到:“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  2020-07-22 …

运用课文原句填空。毕业在即,我们一边继续奋斗,一边也向同学写下临别赠言。我们初中阶段学习了不少赠别诗  2020-11-23 …

《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这首诗是送给友人的赠别之作描写了的样子揭示了它的生长规律赞美了...《草》  2020-12-05 …

离别赠诗,是古代文人送别时常见的形式,在赠别诗中,有许多诗词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连续  2020-12-05 …

离别赠诗,是古代文人送别时常见的形式,在赠别诗中,有许多诗词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连续  2020-12-05 …

赠别诗在我古诗占重要地位,如李白的()写到(赠别诗在我古诗占重要地位,如李白的()写到().《送元儿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