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馔之流变◆贾祖璋①我国以菊入馔(zhuàn饭食)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下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②屈原之
菊馔之流变
◆贾祖璋
①我国以菊入馔(zhuàn 饭食)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下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②屈原之后,魏国人钟会有赋,称菊花是神仙之食。晋人傅玄,亦有赋称菊花“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主要是食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年四季都在食菊,他春食菊苗,夏食菊叶,秋食菊花,冬食菊根。
③我国的菊馔,最早是生嚼,所谓“无物咽清甘,和露嚼野菊。”后来,菊馔的烹制方法才逐渐丰富起来。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记有三种食菊的方法,即油煎、煮食和作羹。“春来叶苗洗焯,用油略炒熟,下姜盐作羹,可清心明目,加枸杞尤妙”;“紫茎黄色菊英,以甘草汤少许焯过,候粟饭稍熟同煮,久食可明目延龄”。
④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亦记有菊花的油煎法和凉拌法。油煎法为:“甘菊花春夏旺苗,嫩头采来……以甘草水和山药粉拖苗油焯,其香美佳甚。”凉拌法为:“凡苗采来洗净,滚汤焯起,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变如生,且又脆嫩不烂,更多风味。”《遵生八笺》中还介绍了菊花饼的制法:“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
⑤我国食菊最有名气的地方,是广东中山市。该地历代有60年一度的“菊花会”,相传此俗源于南宋。“菊花会”的内容是赏菊和餐菊。据聂凤乔先生记中山市的“菊花会”盛况云:家家都要采清晨带露的清新菊花瓣,随采随用,以求其鲜。其餐菊名食,是菊花肉与菊花鱼。
②
⑥“菊花肉”的制法是:先将菊瓣加糖煮成糊状晒干成末,再用猪肉条入菊花末腌制三四天,再把腌后的肉入菊花糖浆内煮熟,最后每块肉外面再滚上新鲜带露的菊花瓣。“菊花鱼”的制法是:鱼肉制成丸,将菊瓣滚拌在鱼丸上,入滚汤汆。
①
⑦金色的秋天, 可欣赏多姿的菊花, 可品尝美味的菜馔,真可谓其乐无穷。
——节选自《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13.阅读②③自然段,简要说说菊馔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14.菊花饼的制法为:“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请问最后一道工序的“印饼”是什么意思?
15.请在第⑦自然段的方框内填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16.请在下边读书卡片的横线处设计一个恰当的问题。
问:我国有关以菊入馔的最早记载出自哪里? 答:出自屈原的《离骚》。 问:林洪的《山家清供》主要介绍了哪三种食菊的方法? 答:油煎、煮食和作羹。 问: 答:菊花饼,菊花肉,菊花鱼。 问:本文的段落层次是什么结构? 答:“分——总”结构。
17.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向往赏菊的诗句。
13.通神,清心,明目,延龄(长寿)
14.用固定的模具压制菊花饼的过程。
15.既……又…… 或:既……还……;不仅……而且……;不但……而且……;不仅……还……等。
16.文中介绍的菊馔名食有哪些?
1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一个水池中有两根直立的木棍,木棍的一端紧贴着池底,另一端都露在水面上.两个木棍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 2020-05-16 …
甲乙两根木棒插在水池中,两根木棒的和是330cm,甲棒有1/5露在水面上,乙棒有1/3露在水面上, 2020-05-24 …
菊馔之流变◆贾祖璋①我国以菊入馔(zhuàn饭食)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 2020-06-09 …
如图,甲、乙、丙三根木棒插在水池中,它们的长度之和是360厘米.甲木棒有34露在水面上,乙木棒有4 2020-06-13 …
如图,甲、乙、丙三根木棒插在水池中,它们的长度之和是360厘米.甲木棒有34露在水面上,乙木棒有4 2020-06-13 …
如图中甲、乙、丙三根木棒直插在水池中,三根木棒的长度之和是360厘米,甲木棒的34露出水面,乙木棒 2020-06-13 …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分别放入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块均漂浮,如图所示,甲图中的木块有1/5 2020-07-04 …
把木块放入水中时,露出部分为木块体积的12,将物体A放在木块上,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3,拿掉物体 2020-07-05 …
一根均匀木棍长度为L,密度为p1.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后,能漂浮在密度为p2的液体中,如图所 2020-07-20 …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分别放入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块均漂浮,如图所示,甲图中的木块有1/5 2020-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