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酬李穆见寄刘长卿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1)和三、四两句比,一、二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1)和三、四两句比,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前两句中“相访”“万转云山”表明是来途.后两句中“扫柴门迎远客”“满贫家”表明是主人在接待客人.描述主题发生了转变.
(2)结合动词“扫”“迎”和名词“青苔”“黄叶”“贫家”作答,前面的动词体现了诗人的热情和欣喜,后面的名词体现了平时访客的稀少和家贫的无奈.
答案:(1)一二两句从访客(远客)的角度写,三四两句从主人(作者)的角度写;(或者答“一二两句从虚的角度写,三四两句从实的角度写”)(2分)想象访客旅途的艰辛,(1分)暗含对远客的体贴以及对客人来访的感激.((1分),“体贴”或“感激”,答出一方面即可)
(2)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既有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好客之情.(4分),“盼望”、“欣喜”和“好客”答出其中两方面得(2分),结合内容简析2分)“青苔黄叶满贫家”,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也体现对友人到来无法好好招待的歉疚(遗憾).((2分),寂寞、歉疚答出其中一方面得(1分),简析1分)
译文:你乘着一叶扁舟溯新安江而上,到这偏僻的地方来看望我;一路之上,在白云之下、山岭之间的迢迢水道上艰难地盘桓.我多么想将这简陋的茅屋打扫干净,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我的房前屋后已生满碧绿的青苔,枯黄的树叶也落满了在我的院落.
赏析:“孤舟相访至天涯”指李穆的新安之行.“孤舟”江行,带有一种凄楚意味.“至天涯”形容行程之远,和途次之艰辛.不说“自天涯”而说“至天涯”,是作者站在行者角度,体贴他爱婿的心情,企盼与愉悦的情绪都在不言之中了.李穆当时从桐江到新安江逆水行舟.这一带山环水绕,江流曲折,且因新安江上下游地势高低相差很大,多险滩,上水最难行.次句说“万转云山”,每一转折,都会使人产生快到目的地的猜想.而打听的结果,前面的路程总是出乎意料的远.“路更赊”,这三字是富于旅途生活实际感受的妙语.刘长卿在前两句之中巧妙地隐括了李穆原唱的诗意,毫不著迹,运用入化.后两句则进而写主人盼客至的急切心情.这里仍未明言企盼、愉悦之意,而读者从诗句的含咀中自能意会.年长的岳父亲自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显得多么亲切,更使人感到他们翁婿间融洽的感情.“欲扫柴门”句表达了欣喜之情.末句以景结情,更见精彩,其含意极为丰富.“青苔黄叶满贫家”,既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同时又相当于“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的自谦.称“贫”之中流露出好客之情,十分真挚动人.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习题。(8分)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岑参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雨滋苔藓侵  2020-06-19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习题。(8分)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  2020-06-3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题扬州禅智寺[唐]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2020-07-11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闺情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阅读下面一首  2020-11-08 …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  2020-11-22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宋中耿湋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废井  2020-11-26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闲居遣怀十首唐•姚合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  2020-12-12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玉阶怨(李白)&n...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玉阶怨(李白)吴声子  2020-12-28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题扬州禅智寺①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