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之所以革之(注:废分封制)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材料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之所以革之(注:废分封制)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政制的意义。(4分)
(2)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归纳柳宗元和黄宗羲对于君主政制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原因。(8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观点:秦始皇以郡县取代分封,虽出自“一己之威”,却成就了“公天下之端”。(或秦以郡县取代分封,是历史的进步)(2分)
意义: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沿用。(2分)
(2)不同:柳宗元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2分)
原因:①观察角度不同。
前者注目于郡县制的客观效果;后者注目于君主制的主观目的。(3分)
②时代背景不同。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正值藩镇割据,中央权力衰微,故柳宗元作《封建论》强调郡县制是大势所趋,藉以提倡中央集权。而明朝废相后皇帝专权独断以至于亡国,所以黄宗羲批判帝制自专。(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