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夜游宫陆游(关于这首词的理解)雪晓清茄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下列对这

题目详情
夜游宫 陆游 (关于这首词的理解)
雪晓清茄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铁骑无声望似水 这一句,形象的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 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景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 “清茄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 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答案选了C,可是为什么呢?
照一楼的说法,那么C是正确的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陆游有大量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记梦诗,在词作里也有.这首《夜游宫》,主题正是这样.师伯浑是陆游认为很有本事的人,是他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够得上是同心同调,所以陆游把这首记梦词寄给他看.
这是一首纪梦之作.上片写梦中和梦醒后的情景,而梦中所到的地方、所见的景象、所闻的声音,与醒后的思绪也是被交错起来穿插着进行描写的.第一句突兀而来,写茄声乱起,正是这嚓亮的声音把作者从梦中惊醒.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本应置于对梦境的描写之后,但作者却有意将其放在了开头,形成一种倒错之感.而后作者自问梦游何地?但还没来得及辨认交待清楚,梦中所见的铁骑队列又闯入笔下,而这如江河流淌的行军队伍却是静悄无声—恰与首句所写茄声形成对照.接着作者才交待了梦游所到之地:燕门以西、青海之际.上片是从梦醒到梦中,下片则再次从梦境折回现实.作者首先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阳的月色映在窗前.接下来,直抒胸臆,表达了身虽老而雄心仍在的豪壮之气.全词从梦醒写到梦中,再从梦中折回现实,笔法“杂乱”,可以看出作者充分利用了词作为长短句,讲究曲折错综的形式特征,写得回还缭绕.
所以c错了,是对照,不是以动衬静
看了 夜游宫陆游(关于这首词的理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哪里这句诗出自哪里、作者是谁、意思、还有其他几句都帮我弄出来  2020-05-17 …

“王孙公子叹无缘”这“王孙公子”是指谁啊?宝玉?陈也俊?在妙玉《世难容》曲中说,“好一似,无瑕美玉  2020-06-16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解;并举出类似名句像是“鞠  2020-06-17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  2020-06-19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  2020-06-19 …

《与朱元思书》表达的感情最接近的诗句是什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人生自古谁无死,  2020-07-01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  2020-07-11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  2020-11-23 …

太平洋和大西洋谁比较冷?大西洋上的气温分布与太平洋基本相似,既沿纬度方向延伸,又从赤道地区向高纬递减  2020-12-15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