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出自哪篇文章?是出自《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具体是哪篇文章?

题目详情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出自哪篇文章?是出自《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具体是哪篇文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典故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上(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 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茅庐对》!
看了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出自哪篇文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写文章也要有创新精神,老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转,不能独  2020-05-13 …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出自哪篇文章?是出自《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具体是哪篇文章?  2020-06-09 …

有关路的作文本人上初一..需要一篇关于路的作文表面上写路实质写人生道路不要太深奥初一水平就可以本人  2020-06-14 …

夯实方法: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会使自己的阅读感受更深刻、丰富.理解句子的常用方法有--和-  2020-07-02 …

2009年10月2日,法国《欧洲时报》刊登了《回眸60载:侨胞自豪感在此刻升华》的评论文章。文章指  2020-07-12 …

自信,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人们常说,人要有主见,才会办好事.唐代韩愈初次考举人时,文章并未受  2020-07-26 …

请问怕死和不放弃自己的求生意念不是等于的吗?那为什么一个是贬义一个是褒义呢为什么明明意思都是一样的放  2020-11-05 …

如何领会一篇文章的含义?因为我很喜欢看《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杂志上面的文章,除了喜欢之外  2020-12-14 …

下列中句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就学术文章而言,我并不认为“文章是自己的好”。我真正满意的  2020-12-18 …

老师叫摘自,就是自己读了一篇文章觉得哪个段落有意义的就抄下来.麻烦大家各捐几段!凑满三页!注意!写完  202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