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文阅读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②。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
题目详情
| 【古文阅读】 |
| 郭嘉谏曹操击乌桓 ① |
| 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 ② 。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 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 ③ 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 ④ 之心,成觊觎 ⑤ 之计,恐青、冀 ⑥ 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 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从之。 行至易 ⑦ ,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 ⑧ ,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顿:乌桓首领。⑤觊觎(j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刘表 使 刘备袭许___________ (2) 徒 以威附_________________ (3)尚及兄熙 走 辽东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的“ 于 ”与“袁绍有恩于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贤 于 材人远矣(《伤仲永》) B.战 于 长勺(《曹刿论战》) C.莫不有求 于 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箕畚运 于 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⑴派遣 ⑵只、仅仅 ⑶逃跑、逃往 2.C 3.⑴胡人(乌桓)依仗自己地处僻远,必定不会做好防备。 ⑵(刘表)(如果)重用刘备,就担心不能控制他;(如果)不重用刘备,刘备也不会被他任用(为他效力)。(意对即可) 4.胡恃其远,必不设备;重用刘备,就担心不能控制他;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
看了 古文阅读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8年,曹操准备统一全国,在与孙权、刘备联军的决战地点是[]A.官渡之战B.长平之战C.赤壁之战 2020-05-17 …
208年,曹操准备统一全国,在与孙权、刘备联军的决战地点是()A.官渡之战B.长平之战C.赤壁之战 2020-05-17 …
吕布被俘后想投降曹操,刘备反对“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刘备为何这么说,反应了刘备什么特点 2020-06-09 …
三国演义中人物主要事件如题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关羽每人8个故事名字不能互相重复!例如曹操:青梅煮酒论 2020-06-09 …
三国中成语人物连线题乐不思蜀宝刀未老脾肉复生刮目相看赤膊上阵望梅止渴刘备黄忠刘禅诸葛亮孟获曹操刘备 2020-07-05 …
“曹操惧张飞之威”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从中可以看出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0-07-16 …
下列人物属于三国时期的是①孙权②曹操③刘备④曹丕⑤诸葛亮⑥袁绍[]A.①②③⑥B.②④⑤⑥C.①③ 2020-07-20 …
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2020-12-07 …
简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2020-12-23 …
求文档:东汉末年在黄河流域展开激烈争夺的两股割据势力是谁东汉末年在黄河流域展开激烈争夺的两股割据势力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