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题目。元剧之文章王国维元杂剧之为一代之绝作,元人未之知也。明之文人始激赏之,至有以关汉卿比司马子长者。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题目。 元剧之文章 王国维 元杂剧之为一代之绝作,元人未之知也。明之文人始激赏之,至有以关汉卿比司马子长者。三百年来,学者文人,大抵屏元剧不观。其见元剧者,无不加以倾倒。如焦里堂《易余籥录》之说。可谓具眼矣。焦氏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欲自楚骚以下,撰为一集,汉则专取其赋,魏晋六朝至隋,则专录其五言诗,唐则专录其律诗,宋专录其词,元专录其曲。余谓律诗与词,固莫盛于唐宋,然此二者果为二代文学中最佳之作否,尚属疑问。若元之文学,则固未有尚于其曲者也。 元曲 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若其文字之自然,则又为其必然之结果,抑其次也。 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 文章 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也,元曲亦然。明以后其思想结构,尽有胜于前人者,唯意境则为元人所独擅。 | | (1) | | 第1自然段中王国维的主要看法是( ) | | [ ] | | A. | 元杂剧之为一代绝作,是明代文人给予的评价。 | | B. | 律诗与词,确实兴盛于唐宋。 | | C. | 律诗和词并非唐宋文学中最佳之作。 | | D. | 元代文学中,没有比元曲更高一筹的了。 | | | (2) | | 作者举焦里堂之例,意在证明( ) | | [ ] | | A. | 元杂剧作为元代的绝作,元代人并没有意识到。 | | B. | 元之文学,未有尚于其曲者。 | | C. | 其见元剧者,无不加以倾倒。 | | D. | 明之文人始激赏之,至有以关汉卿比司马子长者。 | | | (3) | | 第2自然段中,元曲之所以“自然”,作者认为其原因是( ) | | [ ] | | A. | 元剧之作者均非有名位学问的人。 | | B. | 元剧的作者创作元剧的意图并非要写出传世佳作。 | | C. | 元剧的作者创作时,只是凭自己的意兴所到,来自娱娱人。 | | D. | 他们创作时不问关目的拙劣,不避讳思想的卑陋,不顾及人物的矛盾。 | | | (4) | | 第2自然段中,“若其文字之自然,则又为其必然之结果,抑其次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 | | [ ] | | A. | 假如说到元曲语句的自然,就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或许是被压抑的结果。 | | B. | 若说到元曲语句的自然,就又是作者“意兴所至”的自然的必然结果,这或许是应该放在第二位的。 | | C. | 如果说元曲文字的自然又是必然的结果,那么,这也应该放在第二位。 | | D. | 若说到元曲文字的自然,那就又是作者抒发感想、描摹时代情状,流露真挚之理和秀杰之气的自然的必然结果,而文字的自然或许是在这种自然之后的。 | | |
求代入消元法的解法上课时候走神了,没学到,并解下这几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x-2y=5,若x=3,则y 2020-03-31 …
线性代数题目设三阶方阵A=[a,y1,y2],B=[b,y1,y2]其中a,y1,y2均为三维列向 2020-04-13 …
速求一篇英语作文、考试用的。题目:SomuchtoLearn1、时代在进步,科学与技术在飞速发展, 2020-05-13 …
线性代数中,设AB均为n阶非零矩阵,且AB=0,则A和B的秩 都小于零 答案上说由题可知线性代数中 2020-05-16 …
1:已知ax²+bx³+3x+c,当x=0时,该代数式的值为-1.①求c的值.②已知当x=1时,该 2020-05-16 …
(初一数学题)已知代数式ax²+bx²+3x+c,当x=0时,该代数式的值为﹣11.求c的值2.已 2020-05-16 …
吕宗尧命题:现代的汉字与古代甲骨文谁内涵科学知识多?现代的汉字内涵的具体科学知识比甲骨文内涵的科学 2020-06-13 …
问一个关于do的代替问题,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算作代替,什么时候不算作代替.代替实义动词避免重复(以下 2020-06-14 …
古希腊有个青年学生向哲学家芝诺请教关于知识的问题芝诺用手杖在地上画了两个圆圈,一大一小.然后告诉学 2020-06-17 …
关于地质的问题我听说过侏罗纪,又听说过中生代,又听过元古宙,我知道这些词语都是地球进化的每一个时期 2020-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