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简要赏析“尘暗旧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简要赏析“尘暗旧貂裘”中“暗”字的妙处。
(2)末句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了“炼字”.答题模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暗”既是写“貂裘戎装”的颜色,也是写词人的心情.
(2)此题作答先理解诗句意思,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分析情感.“谁料”,“心在天山”,蕴含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身老沧洲”,报国无门、功业未成的悲凉沉痛和对统治者的愤慨失望之情.

答案:
(1)暗,暗淡的意思.(1分)旧时貂裘戎装,今已落满灰尘,颜色暗淡.(1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无缘从军建功而满怀惆怅的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
(2)谁能料到,自己向往远在西北的“天山”,却只能在“沧洲”终老此生.(1分)这句蕴含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1分)及报国无门、功业未成的悲凉沉痛(1分)和对统治者的愤慨失望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赏析:
      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下面是资深教育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孔子学院澳方院长、澳洲国立等大学博导史双元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壮岁从戎》),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那豪雄飞纵、激动人心的军旅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时时入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强烈的愿望受到太多的压抑,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宣泄.“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事无成霜鬓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也难以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此时的失望,“早岁那知世事艰”,“而今识尽愁滋味”,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A.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B.幕府和倒幕派的争权夺利斗争C.天皇为维  2020-05-17 …

续写《迟到》材料:那天下午,上课铃响了,可我身边的座位还是空的.于红是从来也不迟到了啊!……快下课  2020-06-28 …

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列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  2020-07-02 …

“封建制”本意即为“分封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土。按照上  2020-07-02 …

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列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  2020-11-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马相伯:一老南天身是史徐百柯马相伯(1840-1939)江苏丹阳人,父母均  2020-11-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马相伯:一老南天身是史徐百柯马相伯(1840-1939)江苏丹阳人,父母均  2020-11-14 …

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  2020-11-21 …

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对上述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哪一项?说出你的判断理由。①太平天国与封建王朝无异②  2020-11-23 …

绿色天书的阅读答案1“绿色天书”封面有什么样的特点?2雨林群众落的最低层描写了哪些植物?3在写雨林第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