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送人之军贺知章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①忧。注释①汉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人之军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①忧。
【注释】①汉国:指唐王朝。唐人多以汉喻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边塞险要。“绝脉塞”指长城险塞,“断肠流”指陇头流水,分别以“绝脉”和“断肠”称之,使人感受到边塞的险要、荒凉、凄苦。
B.首联颔联写送别。“常经”应“昔愁”,“复见”应“今别”,两相对照呼应,不仅加深了眼前的送别之愁,也可以看出当时战争的频繁。
C.颈联写景物节候。“晴半雨”“夏先秋”,写出了边塞环境气候的恶劣,同时“晴半雨”让人联想到“道是无情还有情”,表达挽留之意。
D.全诗以时空传情。今昔相映,“复见”了“常经”,使“今别”再添“昔愁”;塞内塞外对比,塞内尚夏而塞外就已经有了秋意。无不言愁。
2.这是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下列唐诗与这首诗在题材类别上不一致的是(3分)
A.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B.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C.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
D.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
3.尾联常为人称道,请你赏析尾联的妙处。(4分)
1.
分 析:
“‘晴半雨’让人联想到‘道是无情还有情’,表达挽留之意”错误。“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是描写边塞的自然风貌,只是表示边关晴雨无常、气候寒冷,并没有包含作者挽留之意。
考点: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分 析:
四个选项的诗歌题目都能确定诗歌的题材,从题目来看,四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是,前三首诗除了是送别诗,还是边塞诗,诗句中有很多边塞诗常见的意象,如“雁山”“狐塞”“吴钩”“长剑”等。另外,诗句中都有边塞诗常见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如“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表达作者希望友人不但报效祖国,还能扬名塞外;“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表达了作者希望报效祖国的豪放情怀跟弘远抱负;“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寄予的一种豪迈的报国情怀。第四首诗“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一句表达了作者希望朋友早日归来的情感。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分 析:
赏析诗句就是要抓住诗句在内容情感上、表达技巧上、表达效果上的突出之处加以分析。尾联“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在手法上使用了典故,表达了作者送友人之军,对友人寄予深切希望的情感。解答此题先要解释诗句的意思,再点明手法,然后指出表达效果。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上25课黄鹤楼送别知识点(要多一点) 2020-05-21 …
《目送》里面有篇文章也叫目送,您知道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道理么? 2020-06-08 …
温州市筹集物资120吨运往灾区,有甲乙丙3种车选择甲乙丙汽车载运量(吨、辆)5810汽车运费(元、 2020-06-16 …
英语翻译初九日,卯刻,见彭家山,列三峰,东高而西下.申刻,见钓鱼台,三峰离立,如笔架,皆石骨.惟时 2020-06-16 …
有104吨的货物,用载重9吨的汽车运送有104吨的货物,用载重为9吨的汽车运送.已知汽车每次往返需 2020-06-28 …
目送阅读答案和大多半版本不一样,第一题是为什么用“一瞥”不用“一望”, 2020-11-22 …
目送阅读题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 2020-11-22 …
一队少先队员到郊外参观队伍长400米,每分行进40米,队伍进行中一通讯员骑自行车从队尾去对头送通知, 2020-12-10 …
一队少先队员到郊外参观队伍长400米,每分行进40米,队伍进行中一通讯员骑自行车从队尾去对头送通知, 2020-12-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别杜审言①宋之问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