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个小故事得出什么道理?有一位老人在家,来了一群孩子,临走的时候老人给孩子们每人10元钱,第二天孩子们又来了,走的时候老人给孩子们每人1元钱,第三天孩子们又来了,走的时候老人给孩子

题目详情
一个小故事得出什么道理?
有一位老人在家,来了一群孩子,临走的时候老人给孩子们每人10元钱,第二天孩子们又来了,走的时候老人给孩子们每人1元钱,第三天孩子们又来了,走的时候老人给孩子们每人1角钱,之后孩子们再也没来过,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是行为学派消退行为的方法,属于负惩罚.所有消退行为的都成为惩罚,增进行为的叫强化.正是增加好的刺激或减少不好的刺激,负是增加不好的刺激或者减少好的刺激.以你说的事件为例,要达到不打扰老人休息的目的,有四种方法.如果不打扰老人休息就给钱就是正强化,如果打扰老人休息就打骂是正惩罚,如果不打扰老人休息就减少对他们的打骂就是负强化,你说的例子(即不打扰老人休息就减少给的钱)是负惩罚.前两者比较好理解,后两者慢慢体会.
至于这个例子,也就是负惩罚的原理,就要从行为学派的原理说起.简单来说,行为学派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忽略一切先天的个体差异,非常强调后天的教育,而强化和惩罚就是塑造行为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无条件反射(先天获得的反射,巴普诺夫有个著名的狗的实验)或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间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在两个刺激之间建立联系.具体结合这个例子来说,就是在要达到的目的(不打扰老人休息)和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喜欢钱)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条件发射,以达到消退行为的目的.
看了 一个小故事得出什么道理?有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解决问题:园林组修整草坪,2分之1修整10分之1公顷,照这样计算,1小时修整多少公顷?小红步行10  2020-05-22 …

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已知甲每小时走akm,乙每小时走bkm(a>b).(甲、乙两人从同一  2020-05-23 …

王超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走9千米,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乙地还差4千米;如果每小时走12千米,可以在规定  2020-05-24 …

时针从1时到5时走了钟面的多少圈?分针从1时到4时25分走了钟面的多少圈?时针从1时到5时走了钟面  2020-06-03 …

小明从马路的A地走向B地.他第一小时走了全程的1/5,第二小时走了剩下路程的1/4,还剩12千米没  2020-06-16 …

某人步行5小时,先沿平坦道路走,然后上山,再沿来的路线返回,若在平坦道路上每小时走4千米,上山每小  2020-06-30 …

某人步行5小时,先沿平坦道路走,然后上山,再沿来的路线返回,若在平坦道路上每小时走4千米,上山每小  2020-07-10 …

某人步行5小时,先沿平坦道路走,然后上山,再沿来的路线返回,若在平坦道路上每小时走4千米,上山每小  2020-07-10 …

甲乙两人同时由A地步行去B地,甲每小时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3千米,当甲到达B地时,乙距B地还有6千米  2020-11-25 …

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甲每小时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3千米,用代数式表示:1、反向行走,甲比乙早出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