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比较阅读文言文原文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题目详情
比较阅读文言文
原文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论语》节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 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 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 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 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 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 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 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李生论善学》)
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 .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 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原文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论语》节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 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 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 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 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 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 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 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李生论善学》)
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 .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 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孔子和李生都认为 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的人才是“善学者”
启发:好问善思、取长补短等,都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才是学有成就的关键.
但愿我能帮的上你!~
启发:好问善思、取长补短等,都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才是学有成就的关键.
但愿我能帮的上你!~
看了 比较阅读文言文原文甲子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庄子说:“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意思 2020-06-17 …
道德经中的一句话谁能帮忙解释一下视而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搏而不得,名曰微.此三子者不可 2020-06-18 …
文化名著阅读理解题。(6分)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 2020-06-19 …
庄子.秋水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 2020-06-29 …
谓在文言文中表示告诉、对...说,那如果是谓..曰..是什么意思?还是对...说吗? 2020-06-29 …
文言文翻译帮帮我呜呜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深自努力.司空陈显 2020-07-03 …
”冲谓曰“中的”谓“是什么意思,如果是”对.说“的意思,以下为全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 2020-07-05 …
“我到北京去”类似的句式.我是主语,去是谓语,而到北京是状语么?“我到北京”是一个完整的句式,再加一 2020-11-07 …
谓在文言文中表示告诉、对...说,那如果是谓..曰..是什么意思?还是对...说吗? 2020-11-15 …
论语中为什么总是"子曰",而不是"孔子曰"或"老子曰"呢?"孔"字是怎么来的?既然全书都是"子曰",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