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翻译:子曰:“敏而好学,下耻不问,是以谓之‘文’也.”

题目详情
翻译:子曰:“敏而好学,下耻不问,是以谓之‘文’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子贡问日:“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回答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被溢为‘文’.”
【读解】
古代君主、大臣、贵族死后都要依据他生平事迹给一个称号,这就叫“谥”,所给称号也就叫谥号.关于“文”的说号,《逸周 书·谥法解》列了经纬天地、道德博厚、学勤好问、慈惠爱民等 等多种品德,也就是说,凡是有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谥为 “文”.那么,孔文子到底是因为哪一方面的品德而被谥为“文”的 子贡由此而发出了疑问,孔子于是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其实也就是说法所说的“学勤好问”.
可见,孔子的回答是有所根据的,不是想当然的发挥.
回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八个字上来看,对一般人来说,敏而好学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一些,而不耻下问就非常之难 了.因为,敏而好学不外乎是聪明而勤奋罢了,这方面的典型,有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甚至“头悬梁,锥刺股”等等.而不 耻下问则是要向不如我们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 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在内.
人们的天性往往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如果自己位卑,自己能 力弱,自己孤陋寡闻,求教于位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那 似乎没有什么,不以为耻.一旦反过来,以位尊求教于位卑,以 能力强求教于能力弱,以博求教于寡,便立即感到脸上不光彩,耻 于开口了.如果你是教师,如果你是在上为官者,试试看:向你的学生 讨教,向你的属下村教,不要碍口饰羞,不要哼哼哈哈——把请 教的话题用查问的口气来说.
那才叫难.
所以,尽管“不耻下问”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要真 正实行起来,还真有一点考人呢.
看了 翻译:子曰:“敏而好学,下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好礼者."子曰:"可  2020-05-13 …

庄子无情论,有点不懂,感激不尽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  2020-05-16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贡问曰:“孔文  2020-06-08 …

英语翻译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汝知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2020-06-08 …

英语翻译子墨子见齐大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悴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多试之  2020-06-15 …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①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是我伤公之心也。”  2020-06-16 …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  2020-06-18 …

阅读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  2020-06-23 …

文言文翻译子墨子见齐大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悴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多试  2020-06-29 …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