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某学校九年级一化学实验小组按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内盛有足量的红磷.(1)点燃后瓶内出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红磷燃烧完毕
题目详情
某学校九年级一化学实验小组按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内盛有足量的红磷.![]() (1)点燃后瓶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红磷燃烧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由此实验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是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得到理想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4)另一小组作此实验时发现水进入的少于1/5,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原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
某学校九年级一化学实验小组按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内盛有足量的红磷.![]() (1)点燃后瓶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红磷燃烧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由此实验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是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得到理想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4)另一小组作此实验时发现水进入的少于1/5,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原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

(1)点燃后瓶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红磷燃烧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由此实验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是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得到理想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4)另一小组作此实验时发现水进入的少于1/5,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原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点燃后瓶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红磷燃烧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由此实验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是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得到理想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4)另一小组作此实验时发现水进入的少于1/5,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原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点燃后瓶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红磷燃烧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由此实验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是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得到理想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4)另一小组作此实验时发现水进入的少于1/5,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原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点燃后瓶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红磷燃烧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由此实验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是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得到理想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4)另一小组作此实验时发现水进入的少于1/5,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原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属于固体颗粒,烟属于固体颗粒,雾属于液体小液滴,所以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燃烧的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中间用箭头连接即可;
(2)因为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主要是氮气了,由于集气瓶中进入了部分水所以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
(3)由于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用炭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所以进入的水较少.
故答案为:
(1)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1)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属于固体颗粒,烟属于固体颗粒,雾属于液体小液滴,所以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燃烧的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中间用箭头连接即可;
(2)因为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主要是氮气了,由于集气瓶中进入了部分水所以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
(3)由于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用炭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所以进入的水较少.
故答案为:
(1)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1)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属于固体颗粒,烟属于固体颗粒,雾属于液体小液滴,所以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燃烧的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中间用箭头连接即可;
(2)因为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主要是氮气了,由于集气瓶中进入了部分水所以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
(3)由于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用炭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所以进入的水较少.
故答案为:
(1)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1)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属于固体颗粒,烟属于固体颗粒,雾属于液体小液滴,所以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燃烧的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中间用箭头连接即可;
(2)因为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主要是氮气了,由于集气瓶中进入了部分水所以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
(3)由于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用炭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所以进入的水较少.
故答案为:
(1)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加热 加热 加热 加热 五氧化二磷;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1)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属于固体颗粒,烟属于固体颗粒,雾属于液体小液滴,所以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燃烧的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中间用箭头连接即可; (2)因为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主要是氮气了,由于集气瓶中进入了部分水所以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 (3)由于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用炭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所以进入的水较少. 故答案为: (1)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氧气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
(2)因为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主要是氮气了,由于集气瓶中进入了部分水所以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
(3)由于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用炭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所以进入的水较少.
故答案为:
(1)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氧气
加热 |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2)因为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主要是氮气了,由于集气瓶中进入了部分水所以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
(3)由于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用炭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所以进入的水较少.
故答案为:
(1)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氧气
加热 |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2)因为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主要是氮气了,由于集气瓶中进入了部分水所以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
(3)由于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用炭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所以进入的水较少.
故答案为:
(1)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氧气
加热 |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2)因为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主要是氮气了,由于集气瓶中进入了部分水所以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
(3)由于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用炭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所以进入的水较少.
故答案为:
(1)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磷+氧气
加热 |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加热 |
(2)氮气;难溶于水;
(3)不能;消耗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看了 某学校九年级一化学实验小组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表是小欣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测量对象质量m/kg重力G/N比值 2020-04-07 …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图象而不描a-m图象的理由是.②根据实验数据得到E1 2020-05-02 …
有关图中A河流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B.流量 2020-06-21 …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 2020-06-25 …
如图所示是课堂上做过的“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来判 2020-07-29 …
(2011•珠海一模)如图,小球自光滑轨道由静止自由滚下,以v、s、a、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 2020-11-12 …
箱中装有10张大小.重量一样的卡片,每张卡片正面分别标有1到10中的一个号码,正面号码为n的卡片反面 2020-11-18 …
热现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能量耗散现象.所谓能量耗散是指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无法把流散的能量重新收集、重 2020-12-25 …
热现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能量耗散现象.所谓能量耗散是指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无法把流散的能量重新收集、重 2020-12-25 …
热现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能量耗散现象.所谓能量耗散是指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无法把流散的能量重新收集、重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