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孔子\孟子\晏子等人的"子"的含义及来历

题目详情
孔子\孟子\晏子等人的"子"的含义及来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找到一篇,就是太专业了.希望你能看懂.
〈「子」作尊称揭秘〉读后
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 副教授 蔡根祥
看到了《国文天地》第二二五期里,刊登了鲍延毅教授的〈『子』作尊称揭秘〉一文,心里一阵兴奋,因为我也对这个问题存疑了很久了.而当我读完之后,心里却产生了更多的疑问,不得不冒昧地提出来,说一说我的想法.
鲍教授以为「子」之所以可作为尊称,是因为「子」是商代的皇族族姓;因此,姓「子」的就是商朝的贵族,既为贵族,所以就可以引伸为尊称.而传说中商朝的老祖先契,是他的母亲简狄吞下了一枚「玄鸟」卵而得孕生下的,所以后来帝舜命契为司徒,封于商,赐姓「子」.而商朝之所以姓「子」,鲍教授引证「师田父尊」以及「召伯虎敦」的「子」字型作「」「」像个小燕子的形象,而且翼、尾特别鲜明,来证明商朝姓「子」的传说,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有根据的.这样,似乎真的就能很合逻辑地说明「子」之所以为尊称的原因了.其实,鲍教授说了两件事,第一是说「子」何以为尊称,第二是商朝何以姓「子」.然而我对鲍教授所说的两点都有不同的看法,兹分述如下:
第一点:按字形而论,「子」字在甲骨文里,的确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写作「」「」,像小孩尚在襁褓之形,其意义与用法,就是我们对「子」字的一般了解,此外,在天干地支中,它是作为地支的第六位「巳」来用的,而不是地支的第一位「子」字用.第二种写作「」「」「」「」「」,是甲骨文里作为地支第一位「子」的专字,绝大多数的甲骨文学者都认为它也是「子」字的另一种写法.说文解字「子」字下有籀文作「」,与甲骨文的这一种写法是有渊源关系的.综观甲骨文「子」字的第二种写法,并没有如鲍教授所说的「像个小燕子的形象(翼、尾特别鲜明)」的笔画形构.「子」姓既然是商朝的皇族姓氏,如果它真的是因为燕子的形状而造,那就应该表现在甲骨文之中;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况且鲍教授所引证的「召伯虎敦」「师田父尊」其实都是周朝的器物,而不是商朝的;进一步看,两者的用法也正是地支的第一位「子」,与甲骨文的用法相同;也正是由甲骨文第二种「子」的写法过渡到籀文「子」的中间产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以为第二种写法的字形不是「子」字也是有的,但是从来没有一位学者以为第二种字形的形构像小燕子.唐兰先生以为两种「子」的写法「都是小孩子的形状,不过『』已是能行走的孩子,而『子』还是手抱的罢了」.所以,鲍教授以为是像小燕子的字形,其实还是「子」字,还是像个小孩子的形状;说文解字中「子」字的籀文写法,也是「子」字的异构,许慎是正确的.
第二点:商朝以「子」为姓,用的「子」字也是「子」而不是「」字.如甲骨文里有「帚(妇)子」之名,也有「帚(妇)好」之名,学者以为是同一个名字,「好」字是「子」字加上女旁而成的;「妇好」、「妇子」都是「子」姓的后妃.这一点在殷墟五号墓「妇好」墓被发现之后,学者就更加确定了.可见商朝的姓「子」,是用「子」而不是用「」的,我在前面也说过,这种特殊的字形写法,只有在地支第一位时才用的.
第三点:「子」虽然是商朝的姓,但是以「子」字为尊称的用法是在周朝.鲍教授的说法,对商朝说来是可以的,不过到了周朝就说不过去了;按照同样的思维,周朝姓「姬」,那就应该改以「姬」为尊称才对,为何还要以前朝的姓「子」来当尊称呢?何况前朝那些「子」姓的贵族,在周朝时,除了少数之外,大多数已沦为庶民,甚至是奴隶了,哪里还会是尊贵的代称呢?
第四点:「子」作为对人的尊称,是不分商人或是周人的,就文献里可以得知.《尚书‧洛诰篇》是周公对成王所说的话,其中有「多子」一词,其文章里说:「孺子来相宅,其大敦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孚先.」孔传释「多子」为「众卿大夫」,这是周公称周朝卿大夫为「多子」的文献纪录.而《逸周书‧商誓篇》曰:「尔多子其人自敬,助天永休于我西土;尔百姓其亦有安处在彼.」〈商誓篇〉是周武王对商朝遗民的诰命,这里的「多子」,是称商朝臣民而用的词.可见在周朝不论对周臣还是对商臣都称「子」,而不是因为商臣姓「子」才用这个称呼的.
最后,就我所知还参考了前人的意见,提出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说法,俾大家参考.《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有一段文字说:
悼之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知伯入南里,门于桔柣之门,郑人俘酅魁垒,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
知伯问赵孟「何以为子」,是说「你凭甚麼当赵氏的宗子,赵氏宗族的族长」.赵孟回答说:「我凭的是能忍气吞声,承受耻辱,这就能使赵氏宗族不受伤害.」赵孟以「赵宗」来回应知伯「何以为子」之问,可知这「子」是指「宗族之长」.至於宗族之长何以称「子」呢?合理的说明是古代社会的承袭制度,是以父系血统为基准的,在宗法制度体制里,族长的位置,原则上是由现任者的儿子一代一代继承下去,因此,宗族之长是以「子」的身份继承而来,所以也就称为「子」.而宗族之长也往往受命为朝廷中的卿大夫,所以卿大夫也可称为「子」;小宗之长多被封为小国之君,所以小国之君也称为「子」.周朝宗法制度已经定型,国君与有位者的继承人都称为「子」,如「太子」、「王子」、「公子」、「世子」等,而五等爵中也有「子」爵这一级.这些可能都因为父子世袭的传子制度而来.「子」既然是有身份地位的表徵,引伸为有地位身份的人的尊称,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本义为孩子的「子」转化为对男性显贵人物的尊称,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如美洲古代玛雅人指称贵族之词,其本义为「父母亲的儿子」;古罗马人指称贵族之词,本义为「父亲的(后代)」.这说明了在以血缘为纽带,宗族关系有著极大影响力的古代父系社会,世袭制度以传子为原则的情况下,「子」就成为宗族里身份地位继承者的代号,当继承者有朝一日成为有身份地位的人,人们依然可以称呼他为「子」,这是不难了解的.
附识:本文发表在国文天地第227期,所以请各位翻阅国文天地原文.谢谢.
看了 孔子\孟子\晏子等人的"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数,分子加一等于二分之一,分母加一等于三分之一,求这个数.越祥细越好...一个数,分子加一等于  2020-05-16 …

请问:苹果,桔子,香蕉是水果.上面这句话可以写成水果是苹果,桔子,香蕉等等?请问:苹果,桔子,香蕉  2020-06-05 …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单质为空间网状晶体,具有很高的熔、沸点08高考题.这个元素是  2020-06-10 …

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时,入射的若是光子,光子的能量必须恰好等于两定态能级差;若入射的是电子,电子的能  2020-06-19 …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徇通,欲使随而学。子墨子曰:‘姑学乎,吾将仕子  2020-07-01 …

分子分母比例相同的两个分数,让它们分子减分子,分母减分母,得到的比例还一样吗,这个定理叫什么名字?  2020-07-1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伦理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  2020-07-28 …

分子·原子·粒子·等离子·质子·夸克·亚原子大小?跪求啊!我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胜过一切,一等要帮我,  2020-11-13 …

4根黄瓜等于3个土豆,4个茄子等于4个土豆,4个萝卜等于5个土豆,那么一根黄瓜加一个茄子加一个萝卜等  2020-11-24 …

A、B、C、D、E、F、G七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除G外均为前20号元素.A原子基态时p能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