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为什么文言文里要用通假字?我正上初二,学了一些文言文,发现每篇都会有几个通假字,感觉很怪异,为什么要用通假字呢?多麻烦哪!例:我国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三峡”那篇文章里有一
题目详情
为什么文言文里要用通假字?
我正上初二,学了一些文言文,发现每篇都会有几个通假字,感觉很怪异,为什么要用通假字呢?多麻烦哪!
例:我国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三峡”那篇文章里有一句:
沿溯阻绝(意为: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隔绝)
其中“溯”通“溯”,意为:逆流而上
为什么会有通假字呢?为什么古人要这么用呢?
能不能说的简单一点,我理解能力不太好,
我正上初二,学了一些文言文,发现每篇都会有几个通假字,感觉很怪异,为什么要用通假字呢?多麻烦哪!
例:我国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三峡”那篇文章里有一句:
沿溯阻绝(意为: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隔绝)
其中“溯”通“溯”,意为:逆流而上
为什么会有通假字呢?为什么古人要这么用呢?
能不能说的简单一点,我理解能力不太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编辑本段]通假字的成因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看了 为什么文言文里要用通假字?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问“每亢”“王莹”读什么?有两个字找字典找不到~一个是”每亢“ 另外一个是”王莹“第一个字不懂是 2020-05-14 …
英语数字翻译二十五亿七千万Twobillionfiftysevenhundredmillion;T 2020-06-10 …
汉字,独特的方块字,字小乾坤大。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 2020-06-15 …
汉字,独特的方块字,字小乾坤大。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 2020-06-19 …
根据登鹳雀楼写出二十个成语(每个成语都有诗中一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20-07-26 …
(1)汉字“学”的区位码为4907(十进制),用2个字节的二进制可以表示为00110001000(1 2020-11-07 …
两人相依在一起,乞求月老一线牵.恋人无心又来陪,二字在字旁呆一起有呆福,千里姻缘一线牵,欲射大雕失方 2020-11-10 …
汉字,独特的方块字,字小乾坤大。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 2020-11-13 …
年月8日,德国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洲结束。年月8日,德国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 2020-12-02 …
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是近义词,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如:悲欢离合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是反义词,第三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