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出自哪?啥意思
题目详情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出自哪?啥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
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
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此词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 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用夸张 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 上的突出特点.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 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 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 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 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鸿雁,随着天 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 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 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 寄书也无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 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下片 出人意表,另开思路.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 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 书.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明知书不得 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 厚.语本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 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 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渐写到别来,此 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 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对此,陈匪石《宋词 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宛转,却激 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 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 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 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这首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 这一风格不同.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 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
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
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此词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 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用夸张 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 上的突出特点.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 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 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 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 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鸿雁,随着天 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 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 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 寄书也无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 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下片 出人意表,另开思路.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 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 书.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明知书不得 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 厚.语本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 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 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渐写到别来,此 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 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对此,陈匪石《宋词 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宛转,却激 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 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 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 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这首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 这一风格不同.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 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
看了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出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请说出此句出处,及简单赏析此句诗词) 2020-05-16 …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此诗出处?全文? 2020-06-11 …
求此诗出处,请诗歌高手进(是清朝的诗)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 2020-06-11 …
我劝君王心,化做光明烛,不照绮罗宴,只照逃亡屋.求此诗出处、作者及释义. 2020-06-13 …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此句正解.此句出处为刘 2020-06-18 …
卖直取忠什么意思?此词出处? 2020-06-19 …
不妨举世嫌迂阔,赖有斯人慰寂寥.出自何处,怎么理解才最正确?想知道此诗出处,和理解, 2020-06-23 …
问诗句出处?“不为无人不吐香”,是描写兰花的词句.请问此句出处,还有那些内容,以及作者.有知道的,请 2020-11-22 …
有一道作文题:说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只螃蟹,螃蟹说:“人为什么是直着走呢?”(大概是这样)求此题出处及 2020-12-09 …
求教一高中篇古文这篇是高中文言文,讲一个人,德行很高,他当太守时,地处蝗灾的必经之路,然而蝗虫却没侵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