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通过一个多月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和验证一些气体性质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如图1所示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
题目详情
通过一个多月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和验证一些气体性质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如图1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②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序号),实验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用到的仪器是___(填仪器名称),O2可用图中F或___装置收集,用F收集的理由是___,当出现___的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写出文字表达式___,其中二氧化锰是___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很多优点,如:___(写出一点)
(4)注射剂C在化学中的作用很多,如: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Ⅰ:1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Ⅱ:将注射剂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Ⅲ:缓慢推动注射剂C的活塞,如果装置E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现象是___
(5)如图2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K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在实验前集气瓶中要装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_,K中发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属于反应基本类型是___,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___(写出一点),L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时要在燃烧匙中装入足量的红磷,装入足量的红磷目的是___,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发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原因可能是___(写出一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主要气体是___(填写化学式),从该实验中得到该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化学性质是___(各一点)通过一个多月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和验证一些气体性质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如图1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②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序号),实验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用到的仪器是___(填仪器名称),O2可用图中F或___装置收集,用F收集的理由是___,当出现___的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写出文字表达式___,其中二氧化锰是___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很多优点,如:___(写出一点)
(4)注射剂C在化学中的作用很多,如: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Ⅰ:1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Ⅱ:将注射剂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Ⅲ:缓慢推动注射剂C的活塞,如果装置E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现象是___
(5)如图2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K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在实验前集气瓶中要装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_,K中发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属于反应基本类型是___,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___(写出一点),L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时要在燃烧匙中装入足量的红磷,装入足量的红磷目的是___,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发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原因可能是___(写出一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主要气体是___(填写化学式),从该实验中得到该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化学性质是___(各一点)

2
,原因可能是___(写出一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主要气体是___(填写化学式),从该实验中得到该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化学性质是___(各一点)
1 5 1 1 5 5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②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序号),实验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用到的仪器是___(填仪器名称),O2可用图中F或___装置收集,用F收集的理由是___,当出现___的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写出文字表达式___,其中二氧化锰是___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很多优点,如:___(写出一点)
(4)注射剂C在化学中的作用很多,如: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Ⅰ:1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Ⅱ:将注射剂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Ⅲ:缓慢推动注射剂C的活塞,如果装置E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现象是___
(5)如图2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K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在实验前集气瓶中要装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_,K中发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属于反应基本类型是___,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___(写出一点),L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时要在燃烧匙中装入足量的红磷,装入足量的红磷目的是___,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发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 1 |
| 5 |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②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序号),实验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用到的仪器是___(填仪器名称),O2可用图中F或___装置收集,用F收集的理由是___,当出现___的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写出文字表达式___,其中二氧化锰是___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很多优点,如:___(写出一点)
(4)注射剂C在化学中的作用很多,如: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Ⅰ:1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Ⅱ:将注射剂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Ⅲ:缓慢推动注射剂C的活塞,如果装置E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现象是___
(5)如图2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K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在实验前集气瓶中要装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_,K中发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属于反应基本类型是___,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___(写出一点),L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时要在燃烧匙中装入足量的红磷,装入足量的红磷目的是___,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发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 1 |
| 5 |

2
| 1 |
| 5 |
| 1 |
| 5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应选择加热固体产生气体的发生装置D,实验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用到的仪器是药匙;
用F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当出现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的现象时,说明氧气集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安全、节能、环保等;
(4)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推动注射器C的活塞,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因此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集气瓶底预先放一些水,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属于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铁丝表面有锈,没有引燃,氧气不足等;
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就开始读数;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试管集;集气瓶;
(2)D; 药匙;G;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催化剂;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铁丝表面有锈;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二氧化锰 加热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加热 加热 加热氯化钾+氧气;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安全、节能、环保等;
(4)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推动注射器C的活塞,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因此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集气瓶底预先放一些水,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属于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铁丝表面有锈,没有引燃,氧气不足等;
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就开始读数;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试管集;集气瓶;
(2)D; 药匙;G;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催化剂;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铁丝表面有锈;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就开始读数;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试管集;集气瓶;
(2)D; 药匙;G;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催化剂;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铁丝表面有锈;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就开始读数;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试管集;集气瓶;
(2)D; 药匙;G;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催化剂;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铁丝表面有锈;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1 5 1 1 15 5 5,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就开始读数;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试管集;集气瓶;
(2)D; 药匙;G;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催化剂;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铁丝表面有锈;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二氧化锰 加热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加热 加热 加热氯化钾+氧气;催化剂;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铁丝表面有锈;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装置漏气;N22;难溶于水;不活泼.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应选择加热固体产生气体的发生装置D,实验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用到的仪器是药匙;
用F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当出现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的现象时,说明氧气集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 二氧化锰 |
| 加热 |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安全、节能、环保等;
(4)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推动注射器C的活塞,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因此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集气瓶底预先放一些水,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 点燃 |
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
| 点燃 |
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 1 |
| 5 |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试管集;集气瓶;
(2)D; 药匙;G;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氯酸钾
| 二氧化锰 |
| 加热 |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 点燃 |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 点燃 |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 二氧化锰 |
| 加热 |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安全、节能、环保等;
(4)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推动注射器C的活塞,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因此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集气瓶底预先放一些水,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 点燃 |
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
| 点燃 |
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 1 |
| 5 |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试管集;集气瓶;
(2)D; 药匙;G;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氯酸钾
| 二氧化锰 |
| 加热 |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 点燃 |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 点燃 |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 点燃 |
四氧化三铁;属于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铁丝表面有锈,没有引燃,氧气不足等;
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
| 点燃 |
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 1 |
| 5 |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试管集;集气瓶;
(2)D; 药匙;G;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氯酸钾
| 二氧化锰 |
| 加热 |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 点燃 |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 点燃 |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实验不能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体积的
| 1 |
| 5 |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试管集;集气瓶;
(2)D; 药匙;G;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氯酸钾
| 二氧化锰 |
| 加热 |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 点燃 |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 点燃 |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 1 |
| 5 |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试管集;集气瓶;
(2)D; 药匙;G;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氯酸钾
| 二氧化锰 |
| 加热 |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 点燃 |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 点燃 |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 二氧化锰 |
| 加热 |
(3)安全、节能、环保等;
(4)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5)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造成集气瓶破裂;铁+氧气
| 点燃 |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 点燃 |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 点燃 |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铁丝表面有锈;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 点燃 |
装置漏气;N2;难溶于水;不活泼.
| 点燃 |
五氧化二磷;硫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装置漏气;N22;难溶于水;不活泼.
看了 通过一个多月的化学学习,相信...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6个人参加会议每两个人要握一次手,A握了5次,B握了4次,C握了3次,D握了2次,E握了1次,F 2020-04-27 …
握持反射消失的年龄为A.1~2个月B.3~4个月C.5~6个月D.2~3个月E.4~5个月 2020-06-04 …
握持反射消失的年龄为()。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E、5~6个月 2020-06-06 …
甲、乙、丙、丁、戊在路上相遇,他们相互握手问好。甲和四人都握了手,乙和三人握了手,丙和二人握了手, 2020-06-27 …
一个空酒瓶,两个人一个人握住瓶颈,另一个握住瓶身,向相反的方向拧,最后谁能取胜? 2020-07-03 …
根据某校9~18岁学生平均握力情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12岁男生的平均握力大约是多少?(2)平 2020-07-13 …
求高手们一定指教啊:1,2,4,8,16,32,64,128,256,512,1024.一直到2, 2020-07-18 …
ABCDE五位老朋友握手,A握了4次,B握了3次,C握了2次,D握了1次,则E握了几次? 2020-11-11 …
A、B、C、D、E五人,互相握手,B握了4次,A握了3次,C握了2次,D握了1次,E握了几次? 2020-11-11 …
三个小孩握手,每两个握一次,握了几次手M个小孩握手,每两个握一次,握了几次手?为什么呢?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