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小红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试分析其原
题目详情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小红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试分析其原因是______,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C、D、E三种装置中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选用C,由此可知氨气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写出1点).
(4)小明同学说:在B装置中放足量生石灰,通过分液漏斗滴加浓氨水,可以连续产生氨气.此过程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用H装置检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海用如图I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6)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常将物质用水配成溶液进行实验.用如图J所示装置进行下面实验.
①若试管A中盛有少量黑色固体,试管B的开水中有一块白磷.打开止水夹,将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A中,两只试管中均有气泡出现,且B中出现燃烧现象.写出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试管B中是氯化钡溶液.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将A中导管浸没到液面以下),两只试管中均有气泡出现;再关闭止水夹,观察到A中溶液流入B中,并出现白色浑浊现象,该白色沉淀是______.
K2MnO4+MnO2+O2↑;
△ △ 2422
K2MnO4+MnO2+O2↑;
△ △ 2422
2H2O+O2↑
MnO2 MnO2 O2 O2 2 22
2H2O+O2↑
MnO2 MnO2 O2 O2 2 22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小红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试分析其原因是______,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 ||
2KMnO4
K2MnO4+MnO2+O2↑;
.
| ||
(3)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C、D、E三种装置中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选用C,由此可知氨气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写出1点).
(4)小明同学说:在B装置中放足量生石灰,通过分液漏斗滴加浓氨水,可以连续产生氨气.此过程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用H装置检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海用如图I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6)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常将物质用水配成溶液进行实验.用如图J所示装置进行下面实验.
①若试管A中盛有少量黑色固体,试管B的开水中有一块白磷.打开止水夹,将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A中,两只试管中均有气泡出现,且B中出现燃烧现象.写出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
| ||
2H2O2
2H2O+O2↑
;请说明B中出现燃烧的原因是:白磷是可燃物、______、______.
| ||
②若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试管B中是氯化钡溶液.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将A中导管浸没到液面以下),两只试管中均有气泡出现;再关闭止水夹,观察到A中溶液流入B中,并出现白色浑浊现象,该白色沉淀是______.

2KMnO4
K2MnO4+MnO2+O2↑;
4
| ||
| ||
| ||
△ |
. |
△ |
. |
△ |
. |
.
.
.
2KMnO4
K2MnO4+MnO2+O2↑;
4
| ||
| ||
| ||
△ |
. |
△ |
. |
△ |
. |
.
.
.
2H2O2
2H2O+O2↑
22
| ||
| ||
| ||
MnO2 |
. |
MnO2 |
. |
MnO2 |
. |
.
.
.
2H2O2
2H2O+O2↑
22
| ||
| ||
| ||
MnO2 |
. |
MnO2 |
. |
MnO2 |
. |
.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可知仪器为:铁架台;故答案为:铁架台;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在生成氧气的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MnO44
K2MnO4+MnO2+O2↑;由于高锰酸钾粉末会随着氧气流进入导管继续进入水槽,使水槽中的水变红,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往往会要试管口放一棉花团,由于题目中“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说明试管口没放棉花团;故答案为:试管口没放棉花团 2KMnO4
K2MnO4+MnO2+O2↑;
(3)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由于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故发生装置应选A;如果气体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不溶或不易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收集,由于题目中指出:氨气只能用C(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排水法,说明它易溶于水;故答案为:A、氨气易溶于水或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4)浓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由于生石灰能够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就能连续产生氨气,故答案为:与水反应放热,使氨气易挥发出来;
(5)通常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遇酸会变面红色,遇碱会变成蓝色.由于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不属于酸,不会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属于酸能使石蕊变红;先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然后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①从b端通氮气(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验证水不能使石蕊变红),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③;
(6)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由于出现白磷燃烧,说明符合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白磷),;故答案为:2H2O2
2H2O+O2↑ 与氧气接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②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再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越来越多,气压越来越大,使试管A中的液体(含有剩余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B试管,和B试管中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的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故答案为:BaSO4.
△ △ △ K22MnO44+MnO22+O22↑;由于高锰酸钾粉末会随着氧气流进入导管继续进入水槽,使水槽中的水变红,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往往会要试管口放一棉花团,由于题目中“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说明试管口没放棉花团;故答案为:试管口没放棉花团 2KMnO44
K2MnO4+MnO2+O2↑;
(3)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由于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故发生装置应选A;如果气体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不溶或不易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收集,由于题目中指出:氨气只能用C(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排水法,说明它易溶于水;故答案为:A、氨气易溶于水或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4)浓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由于生石灰能够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就能连续产生氨气,故答案为:与水反应放热,使氨气易挥发出来;
(5)通常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遇酸会变面红色,遇碱会变成蓝色.由于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不属于酸,不会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属于酸能使石蕊变红;先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然后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①从b端通氮气(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验证水不能使石蕊变红),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③;
(6)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由于出现白磷燃烧,说明符合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白磷),;故答案为:2H2O2
2H2O+O2↑ 与氧气接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②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再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越来越多,气压越来越大,使试管A中的液体(含有剩余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B试管,和B试管中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的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故答案为:BaSO4.
△ △ △ K22MnO44+MnO22+O22↑;
(3)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由于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故发生装置应选A;如果气体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不溶或不易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收集,由于题目中指出:氨气只能用C(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排水法,说明它易溶于水;故答案为:A、氨气易溶于水或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4)浓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由于生石灰能够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就能连续产生氨气,故答案为:与水反应放热,使氨气易挥发出来;
(5)通常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2+Ca(OH)22=CaCO33↓+H22O;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遇酸会变面红色,遇碱会变成蓝色.由于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不属于酸,不会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属于酸能使石蕊变红;先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然后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①从b端通氮气(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验证水不能使石蕊变红),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③;
(6)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2O22
2H2O+O2↑;由于出现白磷燃烧,说明符合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白磷),;故答案为:2H2O2
2H2O+O2↑ 与氧气接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②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再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越来越多,气压越来越大,使试管A中的液体(含有剩余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B试管,和B试管中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的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故答案为:BaSO4.
MnO2 MnO2 MnO2 2 2H22O+O22↑;由于出现白磷燃烧,说明符合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白磷),;故答案为:2H22O22
2H2O+O2↑ 与氧气接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②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再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越来越多,气压越来越大,使试管A中的液体(含有剩余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B试管,和B试管中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的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故答案为:BaSO4.
MnO2 MnO2 MnO2 2 2H22O+O22↑ 与氧气接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②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再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越来越多,气压越来越大,使试管A中的液体(含有剩余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B试管,和B试管中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的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为:H22SO44+BaCl22═BaSO44↓+2HCl;故答案为:BaSO44.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在生成氧气的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MnO44
| ||
| ||
(3)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由于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故发生装置应选A;如果气体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不溶或不易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收集,由于题目中指出:氨气只能用C(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排水法,说明它易溶于水;故答案为:A、氨气易溶于水或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4)浓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由于生石灰能够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就能连续产生氨气,故答案为:与水反应放热,使氨气易挥发出来;
(5)通常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遇酸会变面红色,遇碱会变成蓝色.由于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不属于酸,不会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属于酸能使石蕊变红;先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然后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①从b端通氮气(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验证水不能使石蕊变红),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③;
(6)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
| ||
②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再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越来越多,气压越来越大,使试管A中的液体(含有剩余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B试管,和B试管中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的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故答案为:BaSO4.
| ||
△ |
. |
△ |
. |
△ |
. |
.
.
.
.
| ||
(3)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由于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故发生装置应选A;如果气体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不溶或不易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收集,由于题目中指出:氨气只能用C(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排水法,说明它易溶于水;故答案为:A、氨气易溶于水或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4)浓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由于生石灰能够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就能连续产生氨气,故答案为:与水反应放热,使氨气易挥发出来;
(5)通常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遇酸会变面红色,遇碱会变成蓝色.由于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不属于酸,不会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属于酸能使石蕊变红;先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然后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①从b端通氮气(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验证水不能使石蕊变红),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③;
(6)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
| ||
②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再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越来越多,气压越来越大,使试管A中的液体(含有剩余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B试管,和B试管中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的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故答案为:BaSO4.
| ||
△ |
. |
△ |
. |
△ |
. |
.
.
.
.(3)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由于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故发生装置应选A;如果气体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不溶或不易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收集,由于题目中指出:氨气只能用C(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排水法,说明它易溶于水;故答案为:A、氨气易溶于水或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4)浓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由于生石灰能够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就能连续产生氨气,故答案为:与水反应放热,使氨气易挥发出来;
(5)通常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2+Ca(OH)22=CaCO33↓+H22O;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遇酸会变面红色,遇碱会变成蓝色.由于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不属于酸,不会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属于酸能使石蕊变红;先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然后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①从b端通氮气(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验证水不能使石蕊变红),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③;
(6)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2O22
| ||
| ||
②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再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越来越多,气压越来越大,使试管A中的液体(含有剩余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B试管,和B试管中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的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故答案为:BaSO4.
| ||
MnO2 |
. |
MnO2 |
. |
MnO2 |
. |
.
.
.
.
| ||
②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再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越来越多,气压越来越大,使试管A中的液体(含有剩余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B试管,和B试管中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的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故答案为:BaSO4.
| ||
MnO2 |
. |
MnO2 |
. |
MnO2 |
. |
.
.
.
.②试管A中盛有少量铁粉,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再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越来越多,气压越来越大,使试管A中的液体(含有剩余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进入B试管,和B试管中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的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为:H22SO44+BaCl22═BaSO44↓+2HCl;故答案为:BaSO44.
看了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用序号填空).(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为 2020-04-08 …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所示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用加 2020-04-08 …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相关性质,我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0-04-08 …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2020-04-08 …
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1)若实验室选用A装置,由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应该 2020-04-08 …
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填“能”或“不能 2020-04-08 …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装置(1)实验室中若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2020-05-02 …
如图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装置采用上图中的,理 2020-05-02 …
高手来分析████████假设一个密闭的绝热容器(注意是绝热)这个密闭容器用隔板隔成A、B两个室. 2020-05-23 …
施工:室内装饰时的水平线标高根据哪个控制点打?毕业生遇到的棘手问题:主体已经做完,砌体、室内抹灰都 2020-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