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从春秋战国起,历史上直言进谏的贤臣都有哪些?历史上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贤臣很多,有春秋的屈原、伍子胥,汉代的张纲,唐朝的魏征、骆宾王等等,除了这些,大家还知道什么关于直言进

题目详情
从春秋战国起,历史上直言进谏的贤臣都有哪些?
历史上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贤臣很多,有春秋的屈原、伍子胥,汉代的张纲,唐朝的魏征、骆宾王等等,除了这些,大家还知道什么关于直言进谏或者不畏权贵的贤士的例子?我不需要泛泛而谈,也不需要普遍的例子,希望答案越详细越好,谢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北宋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宋太祖依普计,于建隆二年(961)“杯酒释兵权”,削夺朝中诸将兵权;建隆四年(963),加强中央集权;乾德三年(965),削弱地方财权;乾德五年(967),加强中央禁军建设;开宝二年(969),削夺节度使兵权;统一全国,先南后北.乾德二年(964),普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负宰相责任.乾德五年(967)春,普加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普入相后,坚于职守,对宋太祖忠贞不二.有当用者,普荐其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有立功应升迁者,太祖不予升迁,普为其力请,直至宋太祖从其请.淳化元年(990),普因病三次上表辞相职,宋太宗不准,任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依前守太保兼中书令.淳化三年(992)春,普又三次上表,请求辞归故里,宋太宗不准,拜普为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俸禄.
2、唐朝褚遂良.字登善.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官至通直散骑常侍.精于书法,以善书由魏征推荐给太宗,受到赏识.当时魏征已感自己时日不多,就推荐比自己纳谏还辛辣的褚遂良.贞观十五年,他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同年由起居郎迁谏议大夫.贞观中,太宗宠爱第四子魏王泰,遂良提出太子、诸王的待遇应有一定规格.十七年太子承乾以谋害魏王泰罪被废,遂良与长孙无忌说服太宗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唐高宗李治).次年遂良被任为黄门侍郎,参预朝政.
被网友推荐的,那位老兄!张释之是中国西汉著名法律家,法官.他只是执法严谨,他属于像魏征那样直言进谏的人吗?
看了 从春秋战国起,历史上直言进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从春秋战国起,历史上直言进谏的贤臣都有哪些?历史上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贤臣很多,有春秋的屈原、  2020-06-05 …

东汉章帝时进一步确立了“三纲六纪”的伦理规范,“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  2020-06-21 …

党之所以有力量,不仅在于它是先进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它有政治纲领基础上的统一意志,还在于它在?上是一  2020-07-04 …

下列成语中体现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是A.趋利避害、扬长避短B.唇亡齿寒、休戚与共C.量体裁衣  2020-11-16 …

下列选项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的有:①张冠李戴,不分良莠②统筹兼顾,适当安排③对症下药,因地  2020-11-23 …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的有①福祸相因,相反相成②统筹兼顾,适当安排③射人先射马  2020-11-23 …

下列不能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是①张冠李戴、良莠不分②统筹兼顾、适当安排③因地制宜、对症下药④提纲挈纲、纲  2020-11-23 …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纤纤谦谦君子提纲纲举目张B.因缘啼笑因缘符合随声附和C.品味品位高  2020-11-27 …

下列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的有()①祸福相因,相反相成②统筹兼顾,适当安排③射人先射马,擒  2020-11-27 …

到1870年为止,英国社会问题堆积如山,自由党人主张渐进的改革,并且提出以下改革纲领:(1)保护穷人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