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题目详情
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5、.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6、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7、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8、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一、文章主要抒情语句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第六段: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五.写作特点1、构思精巧,结构自然天成.一根感情的线索巧妙串起景物的散珠,缝合自然.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多角度对景物进行描绘.作者笔下的荷叶荷花,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刻画,所以妩媚多姿、出神入化.3、语言生动优美.作者讲究炼字,因而一些平凡的字,常有神奇的美感和韵味.
看了 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月色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细节描写----描写一位老人面部,神态,动作的片断细节描写----描写一位老人面部,神态,动作的片段  2020-03-30 …

古有烟花三月,六月如何描述XX六月,或者六月XX都可以啊,要褒义,健康,积极的描述,不要六月飞雪之  2020-04-25 …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初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描写的是我国何处的自然景观  2020-04-25 …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无人烟.”描写的是我国何处的自然景观()  2020-04-25 …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为知何处宿,平沙万里无人烟.描写的是我国何处的自然景观A.东北  2020-04-25 …

有月亮的晚上阅读理解根据故事情节,文章可分为四部分,如果第一部分用“决定自习”概括,后面三个该如何  2020-06-10 …

上高二是2013.9月以此类推,初中小学是几年几月到几年几月高二是2013.9月入学的,然后要填写  2020-06-10 …

1寻张怀民一句中寻字用得妙,妙在哪里2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中写景妙处做简要赏析3  2020-06-12 …

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020-06-19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我想问的是这里指的是什么时候的月亮?初生时、  2020-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