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14分)研究CO2与CH4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1)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2H2(g)+O2(g)=2H2O(g)△H=-484
题目详情
(14分)研究CO 2 与CH 4 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 2 ,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2CO(g)+O 2 (g)=2CO 2 (g) △H=-566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g) △H=-484 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H=-802 kJ·mol -1 则CH 4 (g)+CO 2 (g) ![]()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4 与CO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 (g)+CO 2 (g) ![]() ![]() ①据图可知,p 1 、p 2 、 p 3 、p 4 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 4 、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 2 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 O(g) ![]()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 |
(14分)研究CO 2 与CH 4 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 2 ,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2CO(g)+O 2 (g)=2CO 2 (g) △H=-566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g) △H=-484 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H=-802 kJ·mol -1 则CH 4 (g)+CO 2 (g) ![]()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4 与CO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 (g)+CO 2 (g) ![]() ![]() ①据图可知,p 1 、p 2 、 p 3 、p 4 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 4 、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 2 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 O(g) ![]()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 |
(14分)研究CO 2 与CH 4 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 2 ,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2CO(g)+O 2 (g)=2CO 2 (g) △H=-566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g) △H=-484 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H=-802 kJ·mol -1
则CH 4 (g)+CO 2 (g)
2CO(g)+2H 2 (g) △H= kJ·mol -1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4 与CO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 (g)+CO 2 (g)
2CO(g)+2H 2 (g),测得CH 4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p 1 、p 2 、 p 3 、p 4 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 4 、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 2 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 O(g)
CO(g)+H 2 (g)来制取。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② 在某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mol H 2 O(g)、1mol CO(g)、2.2molH 2 (g)和一定量的C(s),如果此时对体系加压,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第5min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右图中画出2~5min内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曲线。
(1)已知:2CO(g)+O 2 (g)=2CO 2 (g) △H=-566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g) △H=-484 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H=-802 kJ·mol -1
则CH 4 (g)+CO 2 (g)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4 与CO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 (g)+CO 2 (g)


①据图可知,p 1 、p 2 、 p 3 、p 4 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 4 、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 2 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 O(g)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 B.H 2 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且保持不变 |

(14分)研究CO 2 与CH 4 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 2 ,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2CO(g)+O 2 (g)=2CO 2 (g) △H=-566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g) △H=-484 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H=-802 kJ·mol -1
则CH 4 (g)+CO 2 (g)
2CO(g)+2H 2 (g) △H= kJ·mol -1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4 与CO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 (g)+CO 2 (g)
2CO(g)+2H 2 (g),测得CH 4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p 1 、p 2 、 p 3 、p 4 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 4 、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 2 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 O(g)
CO(g)+H 2 (g)来制取。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② 在某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mol H 2 O(g)、1mol CO(g)、2.2molH 2 (g)和一定量的C(s),如果此时对体系加压,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第5min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右图中画出2~5min内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曲线。
(1)已知:2CO(g)+O 2 (g)=2CO 2 (g) △H=-566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g) △H=-484 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H=-802 kJ·mol -1
则CH 4 (g)+CO 2 (g)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4 与CO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 (g)+CO 2 (g)


①据图可知,p 1 、p 2 、 p 3 、p 4 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 4 、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 2 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 O(g)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 B.H 2 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且保持不变 |

(14分)研究CO 2 与CH 4 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 2 ,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2CO(g)+O 2 (g)=2CO 2 (g) △H=-566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g) △H=-484 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H=-802 kJ·mol -1
则CH 4 (g)+CO 2 (g)
2CO(g)+2H 2 (g) △H= kJ·mol -1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4 与CO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 (g)+CO 2 (g)
2CO(g)+2H 2 (g),测得CH 4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p 1 、p 2 、 p 3 、p 4 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 4 、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 2 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 O(g)
CO(g)+H 2 (g)来制取。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② 在某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mol H 2 O(g)、1mol CO(g)、2.2molH 2 (g)和一定量的C(s),如果此时对体系加压,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第5min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右图中画出2~5min内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曲线。
(1)已知:2CO(g)+O 2 (g)=2CO 2 (g) △H=-566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g) △H=-484 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H=-802 kJ·mol -1
则CH 4 (g)+CO 2 (g)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4 与CO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 (g)+CO 2 (g)


①据图可知,p 1 、p 2 、 p 3 、p 4 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 4 、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 2 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 O(g)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 B.H 2 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且保持不变 |

(14分)研究CO 2 与CH 4 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 2 ,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2CO(g)+O 2 (g)=2CO 2 (g) △H=-566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g) △H=-484 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H=-802 kJ·mol -1
则CH 4 (g)+CO 2 (g)
2CO(g)+2H 2 (g) △H= kJ·mol -1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4 与CO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 (g)+CO 2 (g)
2CO(g)+2H 2 (g),测得CH 4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p 1 、p 2 、 p 3 、p 4 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 4 、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 2 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 O(g)
CO(g)+H 2 (g)来制取。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② 在某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mol H 2 O(g)、1mol CO(g)、2.2molH 2 (g)和一定量的C(s),如果此时对体系加压,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第5min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右图中画出2~5min内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曲线。
2 4 2(1)已知:2CO(g)+O 2 (g)=2CO 2 (g) △H=-566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g) △H=-484 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H=-802 kJ·mol -1
则CH 4 (g)+CO 2 (g)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4 与CO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 (g)+CO 2 (g)


①据图可知,p 1 、p 2 、 p 3 、p 4 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 4 、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 2 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 O(g)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 B.H 2 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且保持不变 |

2 2 -1
2 2 2 -1
4 2 2 2 -1
4 2

-1 4 2
4 2


1 2 3 4
4
2 2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 B.H 2 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且保持不变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248
(2) ①p 4 4 >p 3 3 >p 2 2 >p 1 1
②0.032mol·L -1 -1 ·min -1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14分,每空2分) (1) +248 (2) ①p 4 >p 3 >p 2 >p 1 ②0.032mol·L -1 ·min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 |
(14分,每空2分)
(1) +248
(2) ①p 4 >p 3 >p 2 >p 1
②0.032mol·L -1 ·min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1) +248
(2) ①p 4 >p 3 >p 2 >p 1
②0.032mol·L -1 ·min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14分,每空2分)
(1) +248
(2) ①p 4 >p 3 >p 2 >p 1
②0.032mol·L -1 ·min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1) +248
(2) ①p 4 >p 3 >p 2 >p 1
②0.032mol·L -1 ·min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14分,每空2分)
(1) +248
(2) ①p 4 >p 3 >p 2 >p 1
②0.032mol·L -1 ·min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1) +248
(2) ①p 4 >p 3 >p 2 >p 1
②0.032mol·L -1 ·min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14分,每空2分)
(1) +248
(2) ①p 4 >p 3 >p 2 >p 1
②0.032mol·L -1 ·min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14分,每空2分)(1) +248
(2) ①p 4 >p 3 >p 2 >p 1
②0.032mol·L -1 ·min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1) +248
(2) ①p 4 4 >p 3 3 >p 2 2 >p 1 1
②0.032mol·L -1 -1 ·min -1 -1 1.64
(3) ① AC ② 逆 变化曲线见右图

|
看了 (14分)研究CO2与CH4...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niǎoniǎo不断的青烟,悠悠的钟声,好像自己是在西湖或是 2020-05-13 …
一道英语读音归类!将下列单词按括号内部分读音归类(分成十组)aft(er),b(eer),bo(t 2020-05-15 …
一、将下列单词按括号里的部分读音归类(分成十类)aft(er),b(eer),bo(th),b(o 2020-05-15 …
带有j,o,y的单词,越多越好 2020-06-09 …
M=Jβ=JΔω/Δt在一本书上说:由刚体转动定理,有M=Jβ=JΔω/Δt里面说J是转动惯量,那 2020-06-12 …
model:sets:yh/1,2,3/:;fq/1,2,3/:;link(yh,fq):x,d; 2020-06-12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正确的一组:()(3分)A.妖娆(ráo)睿智(ruì)留滞(zì 2020-12-02 …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社稷(jì)怃然(wú)乐(yào)山乐水斐(fēi)然 2021-01-08 …
用p,o,p,p,y,j,o,y组成个英文单词可以给我个英语的单词吗?不要随便的组成一个,如果好的话 2021-01-17 …
设集合S={Ao,A1,A2,A3,),在S上定义运算@,Ai@Aj=Ak,其中Ak为i+j被4除的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