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某同学运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时间(h)00.511.522.533.54装置1中着

题目详情
某同学运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

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
时间(h) 0 0.5 1 1.5 2 2.5 3 3.5 4
装置1中着色液向左移动的距离x(mm) 0 10 20 25 30 33 35 35 35
装置2中着色液向右移动的距离y(mm) 0 0 0 2 6 12 15 20 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中使用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2)装置1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x表示______;装置2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______.
(3)装置2中酵母菌1h内的呼吸类型为______,3h后酵母菌的呼吸类型为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向装有酵母菌的培养液中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会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



时间(h) 0 0.5 1 1.5 2 2.5 3 3.5 4
装置1中着色液向左移动的距离x(mm) 0 10 20 25 30 33 35 35 35
装置2中着色液向右移动的距离y(mm) 0 0 0 2 6 12 15 20 30
时间(h) 0 0.5 1 1.5 2 2.5 3 3.5 4时间(h)00.511.522.533.54 装置1中着色液向左移动的距离x(mm) 0 10 20 25 30 33 35 35 35装置1中着色液向左移动的距离x(mm)01020253033353535 装置2中着色液向右移动的距离y(mm) 0 0 0 2 6 12 15 20 30装置2中着色液向右移动的距离y(mm)0002612152030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装置1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2,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2)因装置1中的CO22会被NaOH溶液吸收,而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O22,所以装置1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x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O22的体积.由表可知,0~1h这段时间内,装置2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O22的量与释放的CO22的量相等,着色液不移动;1.5~2.5h这段时间内,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2的量大于消耗的O22的量,因此这段时间内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酵母菌产生的CO22与消耗的O22的体积之差.
(3)由表可知,0~1h这段时间内,装置2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3~4h这段时间内,装置1中着色液不移动,装置2中着色液向右移动,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2的量.
(4)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故答案为:
(1)吸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2 
(2)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O22的体积 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2与消耗的O22的体积之差 
(3)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4)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看了 某同学运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同学运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  2020-04-07 …

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  2020-05-16 …

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实验图解,请分析实验结果(内填写①或者②)(1)装置C中产生含碳有机物,是由于在  2020-05-17 …

为什么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未灌满水银,实验结果会偏小?我认为应该是得不到结果的啊,怎么会偏小.如果是  2020-07-04 …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A.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  2020-07-29 …

小东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2020-12-02 …

某同学为探究动物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忽  2020-12-09 …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装置  2020-12-28 …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夹没夹紧会导致实验  2021-01-02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多套如下实验装置对酵母菌无氧呼吸需要的最适温度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结果如图,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