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1~5题。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羞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我 不敏:____
(2) 无恒心:____
(3) 无恒心:____
(4)是故明君 民之产:____
2.下列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之欲 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君有 在腠理
B.五十者可以 帛矣—— 锦还乡
C.其若是,孰能 之——以 于家邦
D.耕者皆欲耕于 之野——然而不 者,未之有也
3.孟子认为“发政施仁”的具体措施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下列句中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五十者 可以 衣帛矣
B.俯不足以畜 妻子
C. 然后 驱而之善
D.凶年不免于 死亡
5.翻译下列句子。
(1)其若是,孰能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羞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我 不敏:____
(2) 无恒心:____
(3) 无恒心:____
(4)是故明君 民之产:____
2.下列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之欲 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君有 在腠理
B.五十者可以 帛矣—— 锦还乡
C.其若是,孰能 之——以 于家邦
D.耕者皆欲耕于 之野——然而不 者,未之有也
3.孟子认为“发政施仁”的具体措施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下列句中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五十者 可以 衣帛矣
B.俯不足以畜 妻子
C. 然后 驱而之善
D.凶年不免于 死亡
5.翻译下列句子。
(1)其若是,孰能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羞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我 不敏:____
(2) 无恒心:____
(3) 无恒心:____
(4)是故明君 民之产:____
2.下列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之欲 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君有 在腠理
B.五十者可以 帛矣—— 锦还乡
C.其若是,孰能 之——以 于家邦
D.耕者皆欲耕于 之野——然而不 者,未之有也
3.孟子认为“发政施仁”的具体措施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下列句中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五十者 可以 衣帛矣
B.俯不足以畜 妻子
C. 然后 驱而之善
D.凶年不免于 死亡
5.翻译下列句子。
(1)其若是,孰能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羞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我 不敏:____
(2) 无恒心:____
(3) 无恒心:____
(4)是故明君 民之产:____
2.下列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之欲 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君有 在腠理
B.五十者可以 帛矣—— 锦还乡
C.其若是,孰能 之——以 于家邦
D.耕者皆欲耕于 之野——然而不 者,未之有也
3.孟子认为“发政施仁”的具体措施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下列句中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五十者 可以 衣帛矣
B.俯不足以畜 妻子
C. 然后 驱而之善
D.凶年不免于 死亡
5.翻译下列句子。
(1)其若是,孰能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羞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我 不敏:____
(2) 无恒心:____
(3) 无恒心:____
(4)是故明君 民之产:____
2.下列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之欲 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君有 在腠理
B.五十者可以 帛矣—— 锦还乡
C.其若是,孰能 之——以 于家邦
D.耕者皆欲耕于 之野——然而不 者,未之有也
3.孟子认为“发政施仁”的具体措施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下列句中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五十者 可以 衣帛矣
B.俯不足以畜 妻子
C. 然后 驱而之善
D.凶年不免于 死亡
5.翻译下列句子。
(1)其若是,孰能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
妻子
然后
死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虽然(2)于是(3)如果(4)规定
2.B
3.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4.D
5.(1)假如像这样,谁能抵挡得住呢?
  (2)然后鞭策他们走向善,因而百姓很容易听从。
  (3)这样仅仅保全生命都恐怕来不及,怎么有工夫讲究、学习礼义呢?
1.(1)虽然(2)于是(3)如果(4)规定
2.B
3.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4.D
5.(1)假如像这样,谁能抵挡得住呢?
  (2)然后鞭策他们走向善,因而百姓很容易听从。
  (3)这样仅仅保全生命都恐怕来不及,怎么有工夫讲究、学习礼义呢? 1.(1)虽然(2)于是(3)如果(4)规定
2.B
3.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4.D
5.(1)假如像这样,谁能抵挡得住呢?
  (2)然后鞭策他们走向善,因而百姓很容易听从。
  (3)这样仅仅保全生命都恐怕来不及,怎么有工夫讲究、学习礼义呢? 1.(1)虽然(2)于是(3)如果(4)规定
2.B
3.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4.D
5.(1)假如像这样,谁能抵挡得住呢?
  (2)然后鞭策他们走向善,因而百姓很容易听从。
  (3)这样仅仅保全生命都恐怕来不及,怎么有工夫讲究、学习礼义呢? 1.(1)虽然(2)于是(3)如果(4)规定
2.B
3.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4.D
5.(1)假如像这样,谁能抵挡得住呢?
  (2)然后鞭策他们走向善,因而百姓很容易听从。
  (3)这样仅仅保全生命都恐怕来不及,怎么有工夫讲究、学习礼义呢?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1~5题。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①沛公欲王关中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④沛公军霸上⑤范增数目项王  2020-06-07 …

郑国始祖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少子、周宣王的弟弟,他于公元前806年被封于郑。据此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2020-06-27 …

选出与“籍吏民,封府库”中加粗字用法相同的项[]A.交戟之士欲止不内B.刑人如恐不胜C.沛公奉卮酒  2020-07-03 …

英语翻译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  2020-07-0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  2020-07-28 …

临川一中初三的考场作文——《一颗平淡的心》.给个评价,.忽而想起一句话临川一中初三的考场作文——《一  2020-11-02 …

阅读文本,完成各小题。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  2020-11-10 …

清代的戴震指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无欲无为,  2020-11-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  2020-11-27 …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