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行拂乱其所为___
②越王句践反国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一些词的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4)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在上文中的哪些说法?请你再举一则事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行拂乱其所为___
②越王句践反国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一些词的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4)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在上文中的哪些说法?请你再举一则事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②③
(节选自《史记》)
其
反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置胆于坐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A.必先苦其心志 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志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B.行拂乱其所为 拂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C.舜发于畎亩之中 置胆于坐 C.舜发于畎亩之中 于置胆于坐 于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D.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恒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行拂乱其所为___
②越王句践反国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一些词的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A.必先苦其心志 |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B.行拂乱其所为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C.舜发于畎亩之中 | 置胆于坐 |
D.人恒过然后能改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5)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在上文中的哪些说法?请你再举一则事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行拂乱其所为___
②越王句践反国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一些词的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A.必先苦其心志 |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B.行拂乱其所为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C.舜发于畎亩之中 | 置胆于坐 |
D.人恒过然后能改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5)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在上文中的哪些说法?请你再举一则事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②③
(节选自《史记》)
其
反
A.必先苦其心志 |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B.行拂乱其所为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C.舜发于畎亩之中 | 置胆于坐 |
D.人恒过然后能改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让他感觉到所做的事情错乱.其:他的;②越王勾践回国后.反:通“返”,返回.(2)本题考查学生翻...
看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故所以率下人。“利用”者,谓在上节俭,不为靡费,以利而用 2020-06-10 …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 2020-06-11 …
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程颐)是什么意思? 2020-06-23 …
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受人所不受.详细解释每一句,谢谢. 2020-06-23 …
还有没有忍的名言古代关于忍的所有名言 2020-06-23 …
“有所忍,有所不忍,明忍,始易明不忍,是故忍界,其实也是不忍之界.”出自哪里,作者是谁啊? 2020-06-23 …
微乎其微神乎其神天外有天痛定思痛数不胜数举不胜举人外有人防不胜防忍无可忍闻所未闻 2020-06-23 …
冉氏烹狗记(片断)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sh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 2020-06-27 …
融雪方法去年一场大雪造成了许多农民蔬菜大棚坍塌,也有很多厂房坍塌的不像样,还有一部分加油站出现伤亡 2020-07-05 …
不可以是碗中有(在)乾坤!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到捷克旅行,有个真实的小故事,很深很深地触动了我 2020-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