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月夜刘方平全诗描写了什么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题目详情
月夜 刘方平 全诗描写了什么画面 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点评】
《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
【赏析】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
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
看了 月夜刘方平全诗描写了什么画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关水果的诗句不要特指某种水果,要5字诗句,只要单句就好,我不要有针对某种水果的诗句,是要对所有水  2020-05-15 …

表达诗人赤胆忠心的诗句像《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里的“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样的诗句,要  2020-06-19 …

《江汉》赏析江汉》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  2020-07-06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4分)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  2020-07-26 …

弄了个本子积累古诗请问要怎么归类呢?你还有其他写作积累素材抓住灵感的好方法么?把古诗分成哪几类能有  2020-07-28 …

关于月亮、太阳、星星的古诗有哪些?(分好类,先写句子古诗再写.古诗要写出作者.朝代)(分好类,先写句  2020-12-02 …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  2020-12-07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  2020-12-15 …

鹿柴赏析《东坡志林》说:“味摩诘(注:王维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结合这一  2021-02-01 …

饮酒其八1.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2.从整体上看,诗人运用了哪些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