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大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

题目详情

公元 1175 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大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东西。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具体是指:

A .万物的本原                 B .探究天理的途径

C .发明本心                   D .儒家的纲常伦纪

公元 1175 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大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东西。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具体是指:

A .万物的本原                 B .探究天理的途径

C .发明本心                   D .儒家的纲常伦纪

公元 1175 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大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东西。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具体是指:

公元 1175 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大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东西。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具体是指: 1175 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大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东西。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具体是指: 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大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东西。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具体是指:

A .万物的本原                 B .探究天理的途径

A .万物的本原                 B .探究天理的途径 .万物的本原                 B .探究天理的途径                 B .探究天理的途径 .探究天理的途径

C .发明本心                   D .儒家的纲常伦纪

C .发明本心                   D .儒家的纲常伦纪 .发明本心                   D .儒家的纲常伦纪                   D .儒家的纲常伦纪 .儒家的纲常伦纪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D

D

D
看了 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大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归途  2020-04-06 …

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之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千古  2020-05-16 …

读读下面这则小故事,说说郑樵与朱熹各是什么样的人?1152年,著名学者朱熹上山拜见郑樵.郑樵仅用豆  2020-07-11 …

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之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千古  2020-07-28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的经典论述,“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  2020-07-28 …

本人,没多少分!敏而好学,(论语)他山之石,(诗经)学而不厌,(论语),熟读而精思(宋朱熹),文武  2020-07-28 …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释,即《四书章句集注》.他编著此书的主要  2020-07-29 …

近代学者借用朱熹的“格物致知”一词,把西方自然科学称为“格致之学”,朱熹所说的“格致”的含义是()A  2020-11-05 …

1.在下列括号中填写恰当的成语或诗句:冯宁同学在辩论赛上表现非常出色,大家称赞他:“春色满园关不住,  2020-12-07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的经典论述,“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