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③,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⑥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16分)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③,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⑥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⑧。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②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③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④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⑤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⑥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⑦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⑧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出以事其长上 / 出则无法家弼士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 楚之地方五百里
C.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愿比死者一洒之 / 愿借子杀之
2.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寡人耻之
A.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 臣以为王吏之攻宋也
C. 宋何罪之有 D. 吾既已言之王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如之何则可?
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4.本文中孟子用什么方法劝说梁惠王?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政治主张?(4分)
5.《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表明环境对人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表明学习要有 (四个字)的精神。孟子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人尊称“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是“ ”、“非攻”。(4分)
(16分)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③,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⑥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⑧。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②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③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④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⑤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⑥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⑦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⑧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出以事其长上 / 出则无法家弼士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 楚之地方五百里
C.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愿比死者一洒之 / 愿借子杀之
2.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寡人耻之
A.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 臣以为王吏之攻宋也
C. 宋何罪之有 D. 吾既已言之王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如之何则可?
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4.本文中孟子用什么方法劝说梁惠王?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政治主张?(4分)
5.《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表明环境对人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表明学习要有 (四个字)的精神。孟子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人尊称“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是“ ”、“非攻”。(4分)
(16分)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③,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⑥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⑧。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②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③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④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⑤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⑥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⑦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⑧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出以事其长上 / 出则无法家弼士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 楚之地方五百里
C.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愿比死者一洒之 / 愿借子杀之
2.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寡人耻之
A.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 臣以为王吏之攻宋也
C. 宋何罪之有 D. 吾既已言之王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如之何则可?
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4.本文中孟子用什么方法劝说梁惠王?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政治主张?(4分)
5.《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表明环境对人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表明学习要有 (四个字)的精神。孟子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人尊称“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是“ ”、“非攻”。(4分)
十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制,严邑也,虢叔死焉.焉:2.姜氏欲之,焉辟害?焉3.君何患焉?若阙 2020-06-03 …
孔子不能反映他的思想的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2020-06-17 …
求翻译古文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逄(pang)公之 2020-06-20 …
“坊市,总一百一十区,万年、长安以朱雀街为界。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皇城之东尽东 2020-07-03 …
翻译下列文言文(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 2020-07-04 …
英语翻译又东,丰水从南来注之.丰水出丰溪西,北流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为枝津,一水西北流又北交,水自 2020-07-05 …
中的"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2020-07-07 …
中的"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2020-07-07 …
曹刿论战A.其:下视其辙其真不知马也B.乃:乃入见乃不知有汉C.之:小大之狱怅恨久之D.焉:惧有伏 2020-07-13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及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