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植树有益(贾思勰)文言文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不责汝衣食责咸求假焉假此种植之不可已也已一年之计,莫如树谷树2.文中李衡、司马迁对千树柑橘的理解是什么?3.文中列举李
题目详情
植树有益(贾思勰) 文言文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
不责汝衣食 责
咸求假焉 假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已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树
2.文中李衡、司马迁对千树柑橘的理解是什么?
3.文中列举李衡、樊重两人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4.文中引用太史司马迁的话有何用?
5.文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叙事,另一部分议论,这两部分的内容分别可概括为:,.
6.第二部分议论,引用了谚语.这句谚语是:“ .”引用谚语的作用是 .
7.读此文,根据当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的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
不责汝衣食 责
咸求假焉 假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已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树
2.文中李衡、司马迁对千树柑橘的理解是什么?
3.文中列举李衡、樊重两人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4.文中引用太史司马迁的话有何用?
5.文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叙事,另一部分议论,这两部分的内容分别可概括为:,.
6.第二部分议论,引用了谚语.这句谚语是:“ .”引用谚语的作用是 .
7.读此文,根据当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的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
不责汝衣食 责——求取
咸求假焉 假——借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已——停止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树——种
2.文中李衡、司马迁对千树柑橘的理解是什么?
——李衡认为有千树柑橘可以衣食无忧,司马迁认为有千树柑橘就像封侯一样.
3.文中列举李衡、樊重两人的事例说明了什么?——种树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
4.文中引用太史司马迁的话有何用?——引证,证明种树有益的论点.
5.文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叙事,另一部分议论,这两部分的内容分别可概括为:种树的好处 ,种树的重要性 .
6.第二部分议论,引用了谚语.这句谚语是:“ 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引用谚语的作用是,深入论证种树有益的论点 .
7.读此文,根据当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的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在当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的情况下,重温《种树有益》一文,受到的启发很多.一是虽然每年都号召种树,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对植树工作只有发文件的行为,没有抓落实的硬措施;二是管理跟不上,种树不见林;三是没有长远打算,应付了事.所以要切实行动起来,学习古代人的做法,把植树造林搞好.
不责汝衣食 责——求取
咸求假焉 假——借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已——停止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树——种
2.文中李衡、司马迁对千树柑橘的理解是什么?
——李衡认为有千树柑橘可以衣食无忧,司马迁认为有千树柑橘就像封侯一样.
3.文中列举李衡、樊重两人的事例说明了什么?——种树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
4.文中引用太史司马迁的话有何用?——引证,证明种树有益的论点.
5.文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叙事,另一部分议论,这两部分的内容分别可概括为:种树的好处 ,种树的重要性 .
6.第二部分议论,引用了谚语.这句谚语是:“ 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引用谚语的作用是,深入论证种树有益的论点 .
7.读此文,根据当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的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在当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的情况下,重温《种树有益》一文,受到的启发很多.一是虽然每年都号召种树,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对植树工作只有发文件的行为,没有抓落实的硬措施;二是管理跟不上,种树不见林;三是没有长远打算,应付了事.所以要切实行动起来,学习古代人的做法,把植树造林搞好.
看了 植树有益(贾思勰)文言文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揭阳万竹园的介绍与作文(急!)一定要介绍+作文,作文,出不出自己本人没有关系,只要写得好,我要借鉴 2020-05-17 …
语文固不如也如什么意思 2020-05-20 …
12.本文得出的结论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本文得出的结论是:A 2020-06-12 …
数学符号的意义及外文出处数学符号的意义及它的外文出处,如下:f(x).D(f).log.ln.lg 2020-06-13 …
为什么说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 2020-06-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又与焦弱侯[明]李贽郑子玄者,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文虽不如其父子 2020-06-22 …
为什么人类早期科学昌明,到了后期反而越来越迷信,开始信奉一些虚假的东西,比如早期的罗马文明不如希腊 2020-07-01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题。又与焦弱侯(明)李贽郑子玄者,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文虽不如其父子, 2020-07-12 …
“改变的是潮流,不变的是传承”是央视春晚的一句解说词。从文化角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应该 2020-07-15 …
“改变的是潮流,不变的是传承”是央视春晚的一句解说词。从文化角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应该 2020-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