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 以 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 且 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 固 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 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 则 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表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 干 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大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 虽 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 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予,然吾怜戬之小,请以 陵 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大祖自荆州还,范得见 于
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大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以 方正征,拜议郎 以:由于
B.卓阻兵而无义, 固 不能久 固:一定
C. 干 时而动,众之所弃 干:通“于”,在
D.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 易 之 易:交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且 起一朝之谋
故 且 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B. 昔周室陵迟, 则 有桓、文之霸
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C. 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 于 陈
臣诚恐见欺 于 王而负赵
D. 虽 敌百万之众可也
虽 与日月争光可也
|
A.每当太祖征伐之时,他常让张范和邴原留守许都,辅佐太子,并要求文帝如有行动一定要向张、邴二人咨询,太子以子孙之礼相待张范和邴原,甚为敬重。
B.袁术准备了厚礼来招请张范,张范推辞有病没有前往,但是他派张承前去,因此袁术没有敢为难他。
C.曹操将要征讨冀州,袁术就此事征张承的意见,张承据实而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敌百万之众,若战,袁术必败无疑,袁术听此大怒。
D.张昭认为诛灭董卓一事绝难成功,不如待机而动,张范听从了其弟的建议,辞官归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2)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 以 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 且 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 固 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 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 则 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表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 干 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大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 虽 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 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予,然吾怜戬之小,请以 陵 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大祖自荆州还,范得见 于
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大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以 方正征,拜议郎 以:由于
B.卓阻兵而无义, 固 不能久 固:一定
C. 干 时而动,众之所弃 干:通“于”,在
D.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 易 之 易:交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且 起一朝之谋
故 且 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B. 昔周室陵迟, 则 有桓、文之霸
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C. 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 于 陈
臣诚恐见欺 于 王而负赵
D. 虽 敌百万之众可也
虽 与日月争光可也
|
A.每当太祖征伐之时,他常让张范和邴原留守许都,辅佐太子,并要求文帝如有行动一定要向张、邴二人咨询,太子以子孙之礼相待张范和邴原,甚为敬重。
B.袁术准备了厚礼来招请张范,张范推辞有病没有前往,但是他派张承前去,因此袁术没有敢为难他。
C.曹操将要征讨冀州,袁术就此事征张承的意见,张承据实而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敌百万之众,若战,袁术必败无疑,袁术听此大怒。
D.张昭认为诛灭董卓一事绝难成功,不如待机而动,张范听从了其弟的建议,辞官归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2)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 以 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 且 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 固 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 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 则 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表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 干 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大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 虽 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以 且 固 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则 干 虽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 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予,然吾怜戬之小,请以 陵 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大祖自荆州还,范得见 于
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陵 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大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以 方正征,拜议郎 以:由于
以B.卓阻兵而无义, 固 不能久 固:一定
固C. 干 时而动,众之所弃 干:通“于”,在
干D.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 易 之 易:交换
易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且 起一朝之谋

故 且 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且 B. 昔周室陵迟, 则 有桓、文之霸

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则 C. 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 于 陈

臣诚恐见欺 于 王而负赵
于 D. 虽 敌百万之众可也

虽 与日月争光可也
虽
|
2 4 6 |
2 4 6 |
2 4 6 |
2 4 6 |
2 4 6
2 4 6
2 4 6
2 4 6
A.每当太祖征伐之时,他常让张范和邴原留守许都,辅佐太子,并要求文帝如有行动一定要向张、邴二人咨询,太子以子孙之礼相待张范和邴原,甚为敬重。
B.袁术准备了厚礼来招请张范,张范推辞有病没有前往,但是他派张承前去,因此袁术没有敢为难他。
C.曹操将要征讨冀州,袁术就此事征张承的意见,张承据实而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敌百万之众,若战,袁术必败无疑,袁术听此大怒。
D.张昭认为诛灭董卓一事绝难成功,不如待机而动,张范听从了其弟的建议,辞官归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2)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1.C(干:冒犯。此处可译为“背离”)
2.D(A而且:将要B于是,就;却C在;向D即使)
3.A(B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若战,袁术必败无疑”原文无此信息D归家的是张承)
4.(1)张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解下印绶(辞官不做),秘密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
(2)张范的儿子张陵和张承的儿子张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人,强盗只把张陵放回。
参考译文: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太傅袁隗想把女儿嫁给张范,范推辞不接受。他性格恬静,乐于道义,淡泊名利,从不接受公荐。其弟名承,字公先,也是知名人士,由于做人方正而被征召,任命为议郎,又升任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想聚合亲信与天下共起讨伐董卓。承之弟张昭时任议郎,恰从长安来,对承说:“现在想讨伐董卓,寡不敌众,而且又只有一些大臣的计谋和百灶,士子没有经常安抚,兵士没有训练,难以成功,董卓如果抵挡天下的讨伐,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其统治本来就不稳固、长久;不如先呆在一个地方等待时机行动,然后才能实现志向。”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他解下印绶,辞官不做,从小路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袁术准备好厚礼招请他们,张范假称有病而不能前往,袁术没有强逼他。然后派人请张承与他相见,袁术问他:“往昔周朝衰落,于是有了称霸的桓、文二帝;秦国丧失法度,汉朝把天下接管过来而以法度治理。现在我拥有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想效法汉高祖主事,称霸天下,你有何意见?”张承回答说:“称霸之资在于道义而不在强大。假如以道义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个人的力量,而成就王业,不足为难。但是如果超越本分,自比在上位者,逆时而行,为人民所弃,谁能使他兴旺发达起来?”于是袁术不高兴。在这时,太祖将要进军冀州,袁术又问他:“如今曹操要以弱兵三千,抗拒十万大兵,真可谓不自量力,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呢?”张承于是说:“汉朝虽然不修文德,但是天命没有改变,而今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即使抵抗百万之众也可以了。”袁术于是脸现怒色不高兴,张承就离开袁术回到扬州。
太祖平定冀州,派使者迎请张范。张范因为得病而留在彭城,他让张承去见大祖.太祖表奏他为谏议大夫。范之于陵和承之子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子侄,强盗只把张陵放回。范谢道:“诸君把儿子相还,已经十分厚道了。但是以人之常情,虽然爱怜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却可怜幼小的张戬,请把张陵换回张戬。”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大祖从荆州回来,张范得以在陈州见到他,任张范为议郎,参谋丞相军事,范非常得大祖的敬重。每当大祖征伐之时,常让范和邴原留在许都,辅佐太子。大祖对文帝说:“如有什么行动.一定要向这二人咨询。”世予以子孙之礼相待他们。他经常救济穷困人家,家中无多余的资财,远近孤寡都归附到他那里。别人对他的赠遗他从不反对,但也不用它们,等到他们走的时候,都把它们还回。张范在建安十七年去世。
1.C(干:冒犯。此处可译为“背离”)
1.C(干:冒犯。此处可译为“背离”)2.D(A而且:将要B于是,就;却C在;向D即使)
2.D(A而且:将要B于是,就;却C在;向D即使)3.A(B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若战,袁术必败无疑”原文无此信息D归家的是张承)
3.A(B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若战,袁术必败无疑”原文无此信息D归家的是张承)4.(1)张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解下印绶(辞官不做),秘密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
4.(1)张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解下印绶(辞官不做),秘密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2)张范的儿子张陵和张承的儿子张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人,强盗只把张陵放回。
(2)张范的儿子张陵和张承的儿子张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人,强盗只把张陵放回。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太傅袁隗想把女儿嫁给张范,范推辞不接受。他性格恬静,乐于道义,淡泊名利,从不接受公荐。其弟名承,字公先,也是知名人士,由于做人方正而被征召,任命为议郎,又升任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想聚合亲信与天下共起讨伐董卓。承之弟张昭时任议郎,恰从长安来,对承说:“现在想讨伐董卓,寡不敌众,而且又只有一些大臣的计谋和百灶,士子没有经常安抚,兵士没有训练,难以成功,董卓如果抵挡天下的讨伐,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其统治本来就不稳固、长久;不如先呆在一个地方等待时机行动,然后才能实现志向。”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他解下印绶,辞官不做,从小路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袁术准备好厚礼招请他们,张范假称有病而不能前往,袁术没有强逼他。然后派人请张承与他相见,袁术问他:“往昔周朝衰落,于是有了称霸的桓、文二帝;秦国丧失法度,汉朝把天下接管过来而以法度治理。现在我拥有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想效法汉高祖主事,称霸天下,你有何意见?”张承回答说:“称霸之资在于道义而不在强大。假如以道义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个人的力量,而成就王业,不足为难。但是如果超越本分,自比在上位者,逆时而行,为人民所弃,谁能使他兴旺发达起来?”于是袁术不高兴。在这时,太祖将要进军冀州,袁术又问他:“如今曹操要以弱兵三千,抗拒十万大兵,真可谓不自量力,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呢?”张承于是说:“汉朝虽然不修文德,但是天命没有改变,而今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即使抵抗百万之众也可以了。”袁术于是脸现怒色不高兴,张承就离开袁术回到扬州。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太傅袁隗想把女儿嫁给张范,范推辞不接受。他性格恬静,乐于道义,淡泊名利,从不接受公荐。其弟名承,字公先,也是知名人士,由于做人方正而被征召,任命为议郎,又升任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想聚合亲信与天下共起讨伐董卓。承之弟张昭时任议郎,恰从长安来,对承说:“现在想讨伐董卓,寡不敌众,而且又只有一些大臣的计谋和百灶,士子没有经常安抚,兵士没有训练,难以成功,董卓如果抵挡天下的讨伐,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其统治本来就不稳固、长久;不如先呆在一个地方等待时机行动,然后才能实现志向。”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他解下印绶,辞官不做,从小路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袁术准备好厚礼招请他们,张范假称有病而不能前往,袁术没有强逼他。然后派人请张承与他相见,袁术问他:“往昔周朝衰落,于是有了称霸的桓、文二帝;秦国丧失法度,汉朝把天下接管过来而以法度治理。现在我拥有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想效法汉高祖主事,称霸天下,你有何意见?”张承回答说:“称霸之资在于道义而不在强大。假如以道义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个人的力量,而成就王业,不足为难。但是如果超越本分,自比在上位者,逆时而行,为人民所弃,谁能使他兴旺发达起来?”于是袁术不高兴。在这时,太祖将要进军冀州,袁术又问他:“如今曹操要以弱兵三千,抗拒十万大兵,真可谓不自量力,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呢?”张承于是说:“汉朝虽然不修文德,但是天命没有改变,而今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即使抵抗百万之众也可以了。”袁术于是脸现怒色不高兴,张承就离开袁术回到扬州。太祖平定冀州,派使者迎请张范。张范因为得病而留在彭城,他让张承去见大祖.太祖表奏他为谏议大夫。范之于陵和承之子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子侄,强盗只把张陵放回。范谢道:“诸君把儿子相还,已经十分厚道了。但是以人之常情,虽然爱怜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却可怜幼小的张戬,请把张陵换回张戬。”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大祖从荆州回来,张范得以在陈州见到他,任张范为议郎,参谋丞相军事,范非常得大祖的敬重。每当大祖征伐之时,常让范和邴原留在许都,辅佐太子。大祖对文帝说:“如有什么行动.一定要向这二人咨询。”世予以子孙之礼相待他们。他经常救济穷困人家,家中无多余的资财,远近孤寡都归附到他那里。别人对他的赠遗他从不反对,但也不用它们,等到他们走的时候,都把它们还回。张范在建安十七年去世。
太祖平定冀州,派使者迎请张范。张范因为得病而留在彭城,他让张承去见大祖.太祖表奏他为谏议大夫。范之于陵和承之子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子侄,强盗只把张陵放回。范谢道:“诸君把儿子相还,已经十分厚道了。但是以人之常情,虽然爱怜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却可怜幼小的张戬,请把张陵换回张戬。”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大祖从荆州回来,张范得以在陈州见到他,任张范为议郎,参谋丞相军事,范非常得大祖的敬重。每当大祖征伐之时,常让范和邴原留在许都,辅佐太子。大祖对文帝说:“如有什么行动.一定要向这二人咨询。”世予以子孙之礼相待他们。他经常救济穷困人家,家中无多余的资财,远近孤寡都归附到他那里。别人对他的赠遗他从不反对,但也不用它们,等到他们走的时候,都把它们还回。张范在建安十七年去世。一口气读完悬赏30分!高高山上一老僧.身穿衲袍几千层.要问老僧的年高迈.曾记得那黄河九澄清!五百年 2020-06-12 …
有一些相同的房间需要粉刷墙面,一天三名师傅去粉刷八个房间,结果其中有四十平方米未来得及刷;同样的时 2020-06-16 …
一些相同的房间要刷墙,一天3名师傅刷8个房间,结果有50㎡墙面没来得及刷;同样的时间内5名徒弟刷了 2020-07-11 …
有一些相同的房间需要粉刷,一天3名师傅去粉刷8个房间,结果其中有40m2墙面未来得及刷;同样的时间 2020-07-11 …
帮一忙,列方程有一些相同地房间需要粉刷墙面,一兲3名师傅去粉刷8个房间,结果其中有40平方米墙面未 2020-07-13 …
有一些相同的房间需要粉刷,一天3名师傅去粉刷8个房间,结果其中有40平方米墙面未来得及刷;同样的时 2020-07-16 …
将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1.兄弟敦和睦,。(陈子昂)2.孝在于质实,将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1 2020-07-26 …
名著阅读。(1)下面对名著内容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范爱农,当时彼此都没有 2020-11-04 …
什么是声子?半导体物理的名词这个是半导体物理里面的名词,我们做要有这个”名词解释“,请问怎么解释.还 2021-01-10 …
看这道关于比较级的题目ThestudentsofClassOnestudyharderthantho 202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