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
题目详情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不懂.
6.供:从事,参加.
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
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虽不知道却也跟着一同耕耘.
傍晚在桑树下学种瓜.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不懂.
6.供:从事,参加.
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
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虽不知道却也跟着一同耕耘.
傍晚在桑树下学种瓜.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看了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三桓犯上”典故中“三桓”是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氏,请问其中的“孙”是什么意思? 2020-03-31 …
《孙子兵法》的孙子是什么意思,还有爷爷叫的哪个孙子有是什么意思?孙子的两种音代表两种意思,不要记错 2020-05-16 …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出处我知道是梅花数萼雪中含那个但是还有一句逆风如解意的到底是朔还是逆啊还是这是 2020-06-04 …
孙子兵法与孙子略解有什么关系?我看孙子兵法,和曹操所写的孙子略解完全不一样呀.比如:孙子曰:兵者, 2020-06-07 …
孙子兵法与孙子略解有什么关系?我看孙子兵法,和曹操所写的孙子略解完全不一样呀.比如:孙子曰:兵者, 2020-06-07 …
"朔风如解意"的"朔"的读音是shuo,那怎么又有个“逆风如解意”?到底是朔还是逆? 2020-06-14 …
英语翻译注意是翻译断肠迷不是解迷解迷的不要断肠迷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 2020-06-15 …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逄孙”是指逄的孙子吗烛之武不是姓烛名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 2020-06-18 …
举江东之众,决机两江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解释一下这 2020-07-03 …
奶奶在微信里看到丽水市养生经济促进会会徽备选图片,她问正在读初三的孙女:这图是什么意思啊?于是孙女 2020-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