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解释儒家关于教育的“三纲领\”,“八条目\”你认为他们在逻辑上是否真的很严密?

题目详情
解释儒家关于教育的“三纲领\”,“八条目\”你认为他们在逻辑上是否真的很严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三纲八目  语出《大学》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看了 解释儒家关于教育的“三纲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