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栈(Stack)结构是计算机语言实现
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栈(Stack)结构是计算机语言实现中的一种重要数据结构。对于任意栈,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栈顶(Stock Top),而另一端称为栈底(Stock Bottom)。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栈(NewStack)、判断栈是否为空(IsEmpty)、判断栈是否已满(IsFull)、获取栈顶数据(Top)、压栈/入栈(Push)、弹栈/出栈(Pop)。
当设计栈的存储结构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其中,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的栈中各数据项不必连续存储(如下图所示)。
以下C代码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一个整数栈操作。
【C代码】
typedef struct List {
int data; //栈数据
struct List* next; //上次入栈的数据地址
}List;
typedef struct Stack{
List* pTop; //当前栈顶指针
}Stack;
Stack* NewStack() {return (Stack*) calloc(1/sizeof(Stack));}
int IsEmpty(Stack* S){//判断栈S是否为空栈
if((1))return 1;
return 0;
}
int Top(Stack* s){//获取栈顶数据。若栈为空,则返回机器可表示的最小整数
if(IsEmpty(S))return INT_ MIN;
return (2);
}
void Push(Stack* S,int theData) {//将数据theData压栈
List* newNode;
newNode=(List*)calloc(1/sizeof (List));
newNode->data=theData;
newNode->next=S->pTop;
S->pTop=(3);
}
void Pop(Stack* S) {//弹栈
List* lastTop;
if(IsEmpty(S) ) return;
lastTop=S->pTop;
S->pTop=(4);
free(lastTop);
}
define MD(a) a<<2
int main(){
int i;
Stack* myStack;
myStack= NewStack();
Push(myStack,MD(1));
Push(myStack,MD(2));
Pop(myStack);
Push(myStack,MD(3)+1);
while( !IsEmpty(myStack) ){
printf("%d",Top(myStack));
Pop(myStack);
}
return 0;
}
以上程序运行时的输出结果为:(5)
(1)S==NULL||S->pTop==NULL (2)S->pTop->data (3)newNode (4)S->pTop->next,或lastTop->next (5)244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程序设计能力。
堆栈是软件设计中常使用的一种经典数据结构,题目给出的操作都是任何堆栈都具有的基本操作。堆栈的存储结构通常采用数组或链表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存储结构,整体上呈现的是后进先出的特点,即后进入堆栈的元素先出栈。题目中给出的结构体 Stack仅包含一个指向栈顶元素的指针(栈顶指针),当且仅当堆栈中没有元素时,该指针应为NULL。当向堆栈中增加元素时,首先需要动态创建该元素的存储区,并且栈顶指针指向该元素。当元素出栈时,栈顶指针则指向出栈元素的紧前一个元素。结构体List表示栈中元素,包含对应的数据和指向紧上次入栈的元素指针next,对于第1个入栈的元素,指针next为NULL,而其他元素中的指针next一定不为NULL。
C语言中,如果用一个整数型表达式表示条件判定语句的话,该表达式的值为。则表示假,非0表示真。从给定程序代码可以看出,对于函数IsEmpty,若其返回值为0则表示堆栈非空,否则表示堆栈为空。因此,对于空(1),必须填写可表示堆栈为空的判定语句:S=NULL||S->p)Top==NULL,这2个条件中只要有1个条件满足,则表明堆栈S为空。对于空(2),此时需要返回栈顶元素中的数据,而栈顶元素为S->pTop,所以对应的数据应该为S->pTop->data。
对于压栈操作Push,在为新元素获取存储空间后,必须调整堆栈的栈顶指针S->pTop指向新元素的存储区,即S->pTop=newNode。对于弹栈操作Pop,弹出栈顶元素lastTop后,需要调整栈顶指针,使其指向被弹出元素的下一个元素,即S->pTop=S->pTop->next,或S->pTop=lastTop->next。
对于main函数中宏MD(x),在程序预编译时会按字符替换为“x2”。所以在main函数中,首先入栈的元素为“12”,即整数4,第2个入栈的元素为“22”,即整数8,其次将8弹出,然后再将“32+1”入栈,C语言中“+”优先级高于“”,所以此时入栈者为整数24,而此时堆栈中有2个元素,其中栈顶元素为24,下一元素为4。最后,若堆栈非空,则循环完成显示栈顶元素的值、弹出栈顶元素的操作,直至堆栈为空。所以程序执行时的输出内容为“244”。
有A、B、C三种烃的衍生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其中B可发生银镜反应,C跟石灰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 化学 2020-05-04 …
室温下,将0.05mol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 化学 2020-05-17 …
室温下,将0.05mol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 化学 2020-05-17 …
如图为菜豆种予和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相对应部 语文 2020-05-17 …
有三种烃(A、B、C)的分子式都是C5H10,根据下列条件写出A、B、C的结构式.(1)A和B能使 化学 2020-07-05 …
室温下,将0.05mol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如表物质.有关结论正 化学 2020-07-09 …
有三种烃(A、B、C)的分子式都是C5H10,根据下列条件写出A、B、C的结构式.(1)A和B能使 化学 2020-07-09 …
如图,已知△ABC≌△DFE,∠B与∠F,∠C与∠E是对应角.有下列结论1.BC=FE2.∠C的平 数学 2020-08-01 …
进行科学探究时,若实验结果与假说不相符合时,则应该()A修改结果,是结果与假说相符合B修改假说,重新 其他 2020-12-14 …
下列实验与对应结论正确的是ABCD装置结论A.Ag2O/Ag极发生还原反应B.能证明非金属性Cl>C 化学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