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得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成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5、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D.唐宋 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建筑物没有完成英文怎么说1.建筑物结构还没有完成能不能说thestructureofthebuil 英语 2020-05-13 …
俗话说:“灯不点不亮,话不说不明.”每个人都有些内心话想向人倾吐.请以“”,你听我说”为题,写一篇 语文 2020-06-13 …
1911年6月,梁启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出:“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革命论,诚不能自完其说;在今日之中国 历史 2020-06-21 …
口语交际:学完了课文,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仿照下面的方式,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 语文 2020-06-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文章五诀①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 语文 2020-07-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文章五诀①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 语文 2020-07-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文章五诀①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 语文 2020-11-21 …
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①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 语文 2020-12-07 …
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后想不起来文章说什么读英语时,明明每个词都会读,每个词都明白,却偏偏在都完后想不起文 语文 2021-01-0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学者周濂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阅 其他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