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97 与A.九品中正制 相关的结果,耗时50 ms
“(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内阁制
历史
D.
《资治通鉴》载:“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敝法,更立一代之美制.”材料中的“一代之美制”在隋唐时期表现为()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内阁制
历史
《后汉书·袁闳传》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可见,当时的选官制度是()A.科举制B.世卿世禄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
历史
到2007年高考已恢复30年了,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八股取士
历史
有人总结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特点有“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三,士人定期赴试。”这一制度是A.征辟制B.九品中正制C
历史
郭巨“家贫,有三子,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应的是()A.郡县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
历史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批评何种制度的弊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三省六
历史
以下有关“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
历史
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
以下有关选择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历史
望——功绩 D.功绩—
西晋人卫瓘在评价九品中正制时说:“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遗风。”据此可知该制度A.创立时保留传统选官方
历史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