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86 与潜伏性Ⅴ 相关的结果,耗时12 ms
伤寒流行病学具有重要意义的是A.伤寒患者的潜伏期B.伤寒恢复期的患者C.伤寒慢性带菌者D.伤寒患者E.伤寒暂时带菌者
A、1~3天B、3~4天C、1周D、8~14天E、接触传染源后即发病
A、24 hB、3~14 dC、1个月D、3个月E、6个月以上
麻疹与结核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PPD试验转阴B.使潜伏结核变成活动性结核C.抑制结核活动D.促使结核播散E.患儿可初染结核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消失后,经过1-5周的潜伏期,部分患者可先出现腓肠肌酸痛及压痛,数日后出现下肢无力呈弛缓性麻痹,以远端最为明显,继而逐渐影响到下肢近端和上肢,多伴有肢体远端套式感觉减退,这种现象称为: ( )A.中间综合征B.迟发性周围神经病C.胆碱能危象D.假性球麻痹E.帕金森综合征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包括:()A.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B.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C.住院后发生的感染D.原有感染,住院期间发生新的感染E.出院后未控制的感染
健康危险因素作用的特点包括( )A.潜伏期长B.特异性弱C.联合作用强D.多因多果E.存在广泛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潜伏期为( )A.2~21天,多为14天B.12天C.14~25天D.10天E.21天
C型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是:( )A.发病机制为先天性代谢异常B.潜伏期较短C.多发生在长期用药后D.有清晰的时间联系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