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62 与插入异常Ⅳ 相关的结果,耗时33 ms
下述哪一条不是由于关系模式设计不当而引起的? ( )。A.数据冗余B.丢失修改C.插入异常D.更新异常
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 )的缺陷。A.数据的不一致性B.结构不合理C.冗余度大D.数据丢失
下列( )不是由于关系模式设计不当所引起的问题。A)数据冗余B)插入异常C)更新异常D)级联回滚
该关系存在冗余以及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零件关系分解为(56)。A.P1(零件号,零件名称,单价)、P2(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库存量)B.P1(零件号,零件名称)、P2(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单价,库存量)C.Pl(零件号,零件名称)、P2(零件号,供应商,单价,库存量
关系模式设计理论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提高查询速度B.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C.解决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把低一级的关系模式分解为若干个高一级的关系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A)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不一致B)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度高C)插入异常、结构异常和数据不一致D)插入异常、结构异常和数据冗余度高
关系模式设计理论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提高查询速度B.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C.解决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冗余引起的问题有(18)。1.修改麻烦2.花费时间3.潜在数据不一致4.插入异常A.1,2B.1,3C.1,2,3D.1,2,3,4
当关系模式R(A,B) 已属于3NF,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它一定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B.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C.一定属于BCNFD.A)和C)都是
有些关系模式存在插入、删除异常、修改复杂、数据冗余等问题,规范化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1NF修改为2NF主要是( )。A.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B.使属性不可再分解C.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D.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