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114 与德之修明 相关的结果,耗时16 ms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原道韩愈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语文
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
节选《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文: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为什么明白大道理的人会讥笑别人,明白大道理的人应该是修养品德高尚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讥笑别人的
语文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历史
” C .“宇宙便是
对于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②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③仅仅是反映个人的修养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
政治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这表明()A.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B.
政治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特殊产物。唐皋(1457~1524),字守之,号心庵,歙县(今安徽黄山市歙县)人,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状元,授修撰,参与修撰《武宗实录》。他在考取状
历史
该是( ) A.楚国
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历史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
历史
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本文从记述墨池入手,通过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说明了的道理。并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语文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说明[]A.文明用语体现出一个人具有道德修养B.对人有礼貌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C.语言的美丑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有天壤之别D.
政治
1
2
3
4
5
6
7
8
9
10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