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25 与吕思勉在 相关的结果,耗时16 ms
吕思勉在
《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A.儒家B.法家
历史
吕思勉在
《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A.儒
历史
吕思勉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十六讲》中说:“凡事大祖的子孙,他都有收恤他的义务;这许多人,也都有尊敬他的义务;那么,有了一个宗子,就把从始祖相传下来的人都团结不散,
历史
C.嫡长子继承制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B.皇帝制
历史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B.三公
历史
材料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
历史
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
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认为:“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及,夫固无如之何。”为解决“此前选举”所带来的弊端,中国封建统治者推
历史
吕思勉在
《中国制度史》指出:“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
历史
族垄断官场的情形C. 促成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自秦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时代.”此“平民政治”在当时实际是指A.分封制B.军功授爵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为什么
历史
“在古代,阻碍平天下最大的力量,自然是列国的纷争。所以秦并吞六国之后,决计不再行封建,‘父兄有天下,而子弟为匹夫’。”
吕思勉在
《中国通史》中提到的这种制度是()A.
历史
1
2
3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