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

题目详情
材料  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
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
1982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但是通现全局,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
--武则天应得到基本肯定。--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对武则天评价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因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阶段特征,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变化体现了中国文化方针的变化.依据材料“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
看了材料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