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616 与主张儒 相关的结果,耗时11 ms
儒家、到家、法家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
历史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为此,明末清初有思想家提出()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B.格物致知C.致
历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春秋晚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爱人”主张主要是什么内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要求统治者怎样治国?
历史
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
历史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B.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C
历史
家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富民为本——儒家民生思想胡发贵儒家关注民生,主张“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其思想中始终有一种鲜明的“富民”倾向。概要
语文
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之急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该主张()A.阐述格物致知的理念B.表明重建儒学信仰的完成C.奠定理
历史
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源”。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B.首倡“格物致知”C
历史
宋明理学11.“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这句话表明朱熹①主张“格物致知”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③弘扬积极入世的儒学传统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A.①②
语文
对朱熹“格物致知”与王阳明“致良知在格物”两种思想主张解读合理的是A.二者思想没有区别B.“知”的本质是儒家伦理C.二者思想完全对立D.格物是致知的根本途径
历史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