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夏四月,荆溪周保绪(作者的朋友,荆溪人)自吴中(苏州)来。保绪故(本来)好奇,与予善(友好)。是月既望(阴历的每月十五日叫望。既望,指十六日),遂相携观月于海塘

题目详情

夏四月,荆溪周保绪(作者的朋友,荆溪人)自吴中(苏州)来。保绪故(本来)好奇,与予善(友好)。是月既望(阴历的每月十五日叫望。既望,指十六日),遂相携观月于海塘(海边堤防)。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不数日,又相携观日出。至则昏暗,咫( zh! )尺不辨;第(只)闻涛声,若风雷之骤( zh^u 急剧)至。须臾天明,日乃出。然不遽( j) 立即)出也,一线之光,抵昂(高低)隐见,久之而后升。《楚辞》(西汉刘向辑,收战国时代楚人屈原、宋玉等所作辞赋)曰:“长太息兮将上。”(《楚辞·九歌·东君》中的诗句,意思是:当你将要升向天空,禁不住长长地叹息。)不至此,乌(怎么)知其体物(具体地描写事物)之工(精致巧妙)哉!及其大上,则斑驳(各种不同的颜色夹杂在一起)激射(喷涌一般发射出来),大抵与月同;而其光侵眸( m$u 眼珠),可略观而不可注视焉。后月五日,保绪复置酒吴淞台(在今上海市宝山区,登台可以观海)上。午晴风休,远波若镜。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波间者,不食顷(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已皆抵台下,视之,皆莫大(非常大)舟也。苏子瞻(苏轼)记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一带。苏轼曾写诗文描绘这里的景色)之境,今乃信之。于是保绪为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返回)。(节选自清人管同《宝山记游》)

1.根据内容将上面的古文分段。

2.解释词语。

①寥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咫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斑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的话译为现代汉语。

①是月既望,遂相携观月于海塘。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境。

②午晴风休,远波若镜。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波间者,不食顷已皆抵台下,视之,皆莫大舟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解析:   1.按时间顺序和描写内容将其分为三段:从“夏四月”至“予大乐之”为一段,从“不数日”至“注视焉”为一段,从“后月五日”至“乃反”为一段。   2.①寥廓,高远空旷。②比喻距离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