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关于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的问题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地球自西向东转,河流冲击西岸的比较多。从南向北流自然冲击东岸的比较多。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地球自西向东转,河流

题目详情
关于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的问题
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地球自西向东转,河流冲击西岸的比较多。从南向北流自然冲击东岸的比较多。
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地球自西向东转,河流冲击 东 岸的比较多。从南向北流自然冲击 西 岸的比较多。
******
对于这个论断我有些不明白的地方
南北半球的左右是一样的吗?东西是一样的吗?
记得学气旋方向的时候老师说过
在北半球说左右的时候是正对着北极说的
那是不是在南半球说左右的时候就要对着南极说啊?
如此说来,是不是北半球的左就是南半球的右啊??
希望回答得详尽写~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左”和“右”或许是数学上面最难给出确切定义的概念。“试想你见到一个外星人,他希望你介绍一下人类的文明,你会发现别的都好解释,但是左和右却没法解释,尽管这是个地球人都知道的概念!”这是当年偶们数学老师说的。
但是直观上,我们还是很容易来说明什么是左,什么是右的。只要你面向一个方向,那么以这个方向为界线,就把世界分成了两半,左手边的为“左”,右手边的为“右”。所以无论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左和右都是相对于你面向的方向而言的。比如说河流的左岸和右岸的定义,是当你顺流而下,且面向下游时,左手边的河岸为左岸,右手边的河岸为右岸。所以可以说,上海在长江的右岸,而杭州在钱塘江的左岸。
现在开始讨论地球上的河流对河岸的冲刷问题。但是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介绍一下这个问题的历史,其实这个问题最早是来源于人类的海战。最初海军的炮手们发现,在北半球的海洋上,每当炮弹打出去的时候,落点总是在瞄准的敌舰的右侧一点,当然这时候面向的方向自然是敌舰。科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发现这个现象不是由于准星的制造偏差,而是因为地球自转引起的。在地球的表面,任何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力,后来被称为“科里奥立”力,在北半球这个力总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而在南半球则总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左方。数学上可以证明,其大小等于两倍的地球自转角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矢量叉乘积。
于是,北半球的河流,在顺流而下的时候,总是冲刷右岸;而南半球的河流,在顺流而下的时候,总是冲刷河流的左岸。沿着赤道流的河流,则没有这种情况。现在你可以自己想明白了,在北半球,从北向南流的河流,比如澜沧江,大渡河等等,右岸是河流的西岸,冲刷会严重些。
最后说一下气旋,气旋是因为中心气压低,周围的气体往中心流动而产生的。因为北半球气流在向中心流去的同时,受到向右侧的力,从而在高空来看,气旋是逆时针走向的。而南半球,则为顺时针走向。有个著名的澡盆涡问题,就是当洗完澡,拔去澡盆的塞子把水方走时,塞子附近会形成一个漩涡,在北半球,这个漩涡是逆时针的;在南半球则是顺时针的。以前中央台录过一期节目,说的是沿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纵贯美洲大陆,在跨越赤道时,主持人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杯水的底部开一个小孔,水开始向下漏,杯内形成一个转动很慢的漩涡,在水面上放一朵小花,就可以发现当杯子被从赤道北面拿向赤道南面的过程中,小花的转动方向改变了!
看了 关于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汽车转弯时后轮跟地面有横向摩擦吗?转弯时,后轮没有转向,那是不是就表示后轮只是单纯地横向摩擦地面来  2020-06-22 …

过去3年,某企业集团的经营重点逐步从机械制造转向房地产开发。商业银行在审核该集团法人客户的  2020-06-27 …

随着浙江传统制造业向湖北转移,近年来湖北迎来了“民工返乡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湖北承接产业转移  2020-11-21 …

可以说是十万火急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的口号()地转移()地打击()的决心()地瞄准()地撤退(  2020-12-02 …

2006年5月,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遭受今年第1号台风“珍珠”台风袭击。浙江,福建等省紧急启动台风应急预  2020-12-15 …

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未模  2020-12-15 …

有学者认为:“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把全国的视线从意  2021-01-01 …

有学者认为:“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把全国的视线从意  2021-01-01 …

有学者认为:“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把全国的视线从意  2021-01-01 …

皮球从手中落到地面又弹回来,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皮球落向地面的过程中,转化成;皮球撞击地面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