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意?

题目详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lǎo jì fú lì zhì zài qiān lǐ
  骥:良马 枥:马槽
  比喻年纪虽老而仍有雄心壮志
  汉·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
  梁实秋《雅舍小品·退休》:“真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是少而又少的,大部分人还不是舍不得放弃那五斗米,千钟禄,万石食?”
  历史故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后军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这年七月,曹操胸怀统一北方之志,统领大军出卢龙寨,日夜抄道疾进,远征乌桓.大军一到柳城,即大败乌桓骑兵,杀死了单于蹋顿.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从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孙康处.曹操手下的大将知道了这件事后,劝曹操乘胜出击,拿下平州,剿灭袁氏兄弟.曹操深知公孙康与二袁不和,如果急着去进攻平州,那么他们肯定会合伙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时间,他们一定会自相残杀.于是不顾众大将的建议,下令收兵.没几天,公孙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头颅送了过来.这样曹操北征乌桓、统一北方的大业算是完成了.
  中秋刚过,曹操便令班师回朝.大军经过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走出了满目荒凉的柳城,来到了河北昌黎.这里东临碣石,西邻沧海.曹操屹立山巅,眺望大海.这时夕阳西下,碧海金光;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近处的海浪又滚滚向前……
  眼见如此壮丽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返回军营之后,曹操仍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北方的袁绍、蹋顿虽然已讨平,南方的孙权、刘备却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实现.这时的曹操已是五十三岁的人了,但历史的重任肩负在身,统一祖国大业的使命仍在召唤着他.想着想着他激情难耐,豪情又起,大踏步跨至案前,挥笔写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这两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国的豪情壮志.诗人认识到了人生的不永,却不消极,他要用建功立业来弥补人生这一憾事
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  2020-05-17 …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  2020-06-30 …

19世纪晚期,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地位高于政治家,  2020-11-06 …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  2020-12-10 …

德意志首先发生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首先在德意志产生B.文艺复兴在德意志发展最迅速C.罗  2020-12-21 …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  2020-12-21 …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免罪券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  2020-12-21 …

下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  2020-12-21 …

引起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的因素有①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局面②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③对罗马天主教会在  2020-12-21 …

在德意志统一的进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A.普奥对丹麦的战争B.普奥战争C.北德意志同盟成立D.普  2020-12-21 …